您好!欢迎您访问[生辰八字算命网],算命大师人工一对一精准测算。本站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一测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易经

易经

周易和儒家的关系是什么,易经孔子文言传

木烑华更新时间:易经 329 次
周易和儒家的关系:周易是作为儒家典籍的五经之首的,既然作为儒家的首经,自然和儒家的宗师孔子大有关系,据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

周易是作为儒家典籍的五经之首的。

既然作为儒家的首经,自然和儒家的宗师孔子大有关系。

据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论语.述而】也记载,孔子曾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另据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易传记载,‘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tuo,一种口袋)’。

学生子贡对此不解。

孔子对他解释说:易有古之遗言焉,予非安其用,而乐其辞

子贡问道,亦信其筮乎?

子曰:观其德义而,我与史巫同途而殊归

孔子后来还感叹过: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
从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孔子是在五十多岁以后才接触到或开始喜欢易经的,得到易经后的孔子可以说是手不释卷地进行了研读,并‘赞易’成‘十翼’,也就是易传的部分,使周易构成了一个完备的理论系统。
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生的门徒是众多的,儒家文化的传承者更是不计其数。孔子的著述也是十分丰富的,他删定诗、书,修起礼、乐、春秋、赞易。其述而不作的说法只是相对于【论语】而言。在修订完【春秋】后,夫子发出感慨‘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在晚年赞易后,也就是作完【易传】后,老夫子发出了同样的感叹‘后世之疑丘者或以易乎?’。
孔子为什么会发出如此的感慨呢?

孔子修【春秋】是根据当时的鲁国旧史【鲁春秋】修成,既带有惩恶劝善的目的,也是为了宣传自己的学说。通过对史事的评断,孔子委婉谨慎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立场,并对位尊者们不太光彩的事迹避讳了许多。

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

周易和儒家的关系

关公读春秋

既要记事,又要避讳,又要传达自己的思想,难怪孔子说:知道我的思想观点,唯有从春秋这部书里能看出来吧?后人怪罪我未能直笔史实的也是从春秋这部书里吧?
孔子为什么又担心‘后世之疑丘者,或以易乎’?

可能是修春秋在前,赞易在后吧。老夫子修史传达自己的思想,希望后人从春秋里了解自己的立场观点,但又是根据自己的见解来取舍历史资料,以史记的形式却未完全依据史实,所以孔子恐后人“罪”之。

既然在春秋里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偏偏后来又发现了易这部典籍,并为之作了传,形成了新的思想体系,那么后人又该如何认定哪部书里的观点是孔子的思想呢?

所以孔子恐后人“疑”之。
不管后人如何地对孔子推崇备至,但孔子的一生是不算得意的。尽管他倡导积极入世一心渴望跻身仕途匡世济人,却干七十候而不见用。老人家的学生,七十二贤者也鲜见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家一类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人物。

难道孔子会满足于从学者三千的每人三条干肉的学费吗?当一生只能致力于学问,步入晚年怀揣满腹经纶的孔子难道就没有自己内心的人生感悟吗?言之凿凿,诲人不倦的老先生恐怕早已不再是踌躇满志、信誓旦旦地坚信自己的理念,开始顾虑到后人对自己思想理论体系的不认同。

孔子的一生大多数的时候就是一个教书先生,一生学而不厌,毕竟是以一人之力成就其学问,当面对于千百年积累完善的易经,孔子焉得不喜?喜而好之,好之有得,有得而赞,赞而成十翼,如此以来【易经】、【易传】相得益彰,【周易】大成。
孔子赞易,主要是从易经蕴含的义理方面入手,即‘观其德义’。

通过对卦爻辞里蕴含哲理的总结,孔子使易经摆脱了占筮的束缚,不再局限于直觉表象或说是感性认识的限制。

从易经到易传,可以说是古人认识世界从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一个跨越。

尽管这个说法也算不上准确,但是,孔子赞易后形成的《易经》,是对前人思辨智慧的总结和提高,这一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