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生辰八字算命网],算命大师人工一对一精准测算。本站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一测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易经

易经

人天之意—《周易》的意本论哲学,天道是宇宙的本体

木烑华更新时间:易经 453 次
温海明:人天之意——《周易》的意本论哲学:摘要,周易,哲学可以通过以人意合于天意的,人天之意,这一哲学中心思想来建构,每卦每爻的组合和推移都可以理解为向人们昭示天道的运行状态和如何以人意合乎天意。

温海明:人天之意——《周易》的意本论哲学

【摘要】《周易》哲学可以通过以人意合于天意的“人天之意”这一哲学中心思想来建构,每卦每爻的组合和推移都可以理解为向人们昭示天道的运行状态和如何以人意合乎天意。《周易》人天之意的宗教感通过圣人代天立极,人可以提升自己的意识而达致通神通天的境界;《周易》的意本形上学认为,元气的生机在意念通达宇宙的意物一元和生生不息当中体验出来;意本创生论认为,宇宙的创生过程是化生的,是依境而生的;意本认识论认为,意物同源,心意通物,心意本来融通世界;意本相容论认为,《周易》的命定论和自由意志论各有道理,而且是可以相容的;意本感通论认为,意物感应是对世界的领悟和感通,与西方的理性和逻辑思维方式相区分;意本心通物论说明心物、意物都是一体性的,这与主客两分的认识论很不一样;意本伦理学认为,天道自然之善本身无善无恶,但天道贯注在人世之间,就形成善恶,而回到心意发动的根本原点,才能确定儒家伦理继天道之善而成就人间仁爱的基点;意本动机论认为,动机的善是意本伦理学的核心,所以意本论不是后果论;意本政治哲学认为,人可以追求与世界相和谐至于极致之境,成为能够转化天地阴阳的“大人”,在起心动念之间与世界的运行相合拍,从解释世界进入改造世界的境界。

【关键词】周易/意本论/明意

《周易》本是融汇宇宙生命的哲学著作。《周易》基于天人之间的人天之意,建构人意如何通于天道。《周易》认为,每一卦都是通过刚柔爻的组合和推移表达易道显现的状态,向人们昭示天道的运行状态和如何以人意合天意。人在每一卦都应该意会到刚爻代表的刚强之力当如何主导事变,而阴爻代表的阴柔之力又当如何顺从时势,并因此体会精神与意念之力合乎天道运行的合理方式。读卦要体会“本末连贯”“一本万殊”,每一卦既有其宏观的形势,又可以延伸出无数的细枝末节,都是圆融贯通的,既不可以舍本逐末,也不可以顾此失彼,要把宏观情境与卦爻辞的文字细节精准对应,反复参验,不断修正考订,才能确定每卦每爻的内涵,以及每个字的来源和出处。既要力透纸背地发明其内在的实理,又要兼顾整体及与其他爻的关系、甚至其他卦之间变动不居的情境。

一、人天之意的宗教感

《周易》最重要的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推天道以明人事”,即如何打通天道人事,人如何推演、了解、配合天道。《周易》中的天道主要通过阴阳来表达,人能够领会阴阳之气的推移形成天地之变化,然后从卦的刚柔爻相推去体会天地和人事变化的道理,琢磨人在不同的时势和位置要如何领会其生存情境,进而去面对生活当中的问题,寻找合适的解决策略,趋吉避凶。圣人能够看清楚天地形势,利用卦爻象来看明白天地人道,从而进德修业,安身立命。总之,学《周易》是为了通达天人。

瑞士哲学家耿宁在《人生第一等事》里认为,宋明理学家研究人生第一等事就是成圣人。在西方成圣人就是向上帝看齐,跟上帝融为一体,但这在实践上是不可能的事情。西方人建了很多哥特式教堂,高高的穹顶让人感到一种无限的、永不可及、外在超越的崇高感,给人一种超然的、压抑的感受。不过,中国哲学的宗教感与此不同,中国哲学主流强调天地自然之善带来的良知,认为我们内在的心性可以直接通达天地,接通天人,可以直接领会天道,并在当下心念的发动中体现出来。中国人可以通过修炼达到与天相通的圣境,而西方的哲学则以理性为边界,理性之外的神圣留给上帝,而上帝的境界凡人永远达不到,这和中国哲学贯通天人的境界很不一样。所以耿宁的疑问在于:中国古人怎么整天想着要成圣人?可是偏偏中国古代哲学一开始就有让人成圣这样的问题意识,而且几乎可以说对这个问题非常执着,中国古代经典反复强调,人可以修炼到超凡脱俗的神圣境界。更妙的是,理论上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的当下直接达到圣境,即凡而圣,神圣而不离日常生活。这对西方人来说,无异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个人都能达到上帝的境界,都可能成为上帝的化身,以上帝的境界立身行事,这对他们来说几乎不可想像,因为上帝超越于世界之外,人永远只能停留在人的境界,不可能变成神圣的上帝。

中国的宗教意识从一开始就是圣人代天立极,人的意识境遇可以达到人天之意,不仅理论上可能,而且实践当中完全可以做到。《周易》就是这样一部修炼著作,让我们提升自己的意识境遇,达到如神如天一般的境界,却不离开每天的日常生活。从人的心念是贯通天道的家的角度来说,儒学是有家的哲学。心念可以跟宇宙,跟家庭和他人,与所有存在物的生机不息连通。这跟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如海德格尔之“向死而生”,萨特之“存在先于本质”,加缪对人生荒诞感的描绘等说法所体现的人无家可归的意识很不一样。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体现出无家可归的无奈。西方哲学家的语言体系所演绎的是孤独个体在自由世界当中无家可归的形式主义体系,和中国哲学家不断地去领会生生不息的宇宙大化、元气淋漓的生机系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正如牟宗三反复强调,儒家之为儒家就是我们当下的心性命跟天道相贯通的那种状态,就是人跟天地可以打通,天地之生(创造力、创生力)能够当下为我所领会,为我所运用。“推天道以明人事”即当下意念之生可以接续天道之生。类似的哲学命题在《易传》中很多,如天人关系、古代宗教感、日月山川的实在性、殷周之际的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等都有哲学意味。不能因为无法完全了解《易经》就认为它是神秘主义的。《易经》其实是讲人文化成的理性主义著作,带有明显的人文主义意识和忧患情怀。卦爻辞通过“推天道以明人事”超越夏商以前那种原始宗教和信仰意味,而进入理性所要划界的人文系统。只是中国古典时期对理性划界和康德意义上的理性划界不完全一样,中国古代的理性是为沟通宗教,保留着可以进入的直觉的通道,中国人有可能跟最高的存在,跟天道的存在完全融会贯通,彻底融为一体。但像康德代表的西方认识论的路径,则强调哲学追问的是理性的理解,至于信仰和上帝的问题,则留给宗教去研究。

二、意本形上学

宇宙以元气的生意为第一义,元气即万物存在之根基,在意念领会的状态下展现其生机。意赋予物元气而可动,此元气之动可以生,亦可以死,取决于是否得到意念的护持。如得护持,元气可以维系和持续。如意念散乱,则心气发散,走向消亡和死亡。所以,意物交通的瞬间,其实就是生命力量延伸的瞬间,每时每刻既可以缘生,也可以缘死,所以意念与世交接的每个瞬间都是生死之关。心意之生,依意缘而成,心意之死,亦依意缘而灭,故心意之生机为世界创生之根本。

所有存在物依赖乾阳元气的获得与保持以存续其在宇宙和世界之中的生机,或者说物的生机都来自于无始以来的乾阳创造力,此万物本始内在的生命之力发动之后,生生不息流转不止。心意的生机为的是维系元气自身带来的内在活力,这种宇宙创生不止、大道运行不息的动力就是乾阳元气在万物始生、存续、发展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生力,此力为意念所领会,而表现为无限的崇高感。意念对于乾阳元气的领会就是道意,道意为宇宙与人生贯通之元,是心通于物之元,是意通达宇宙原生之力的缘生情态。人要尽力保持道意的状态,保持通于宇宙万物之元气的原初心念,持守如婴儿一般与世混同的状态,即保持自然之意的纯粹经验之和合状态。《周易》作者既要推演宇宙运化的道理,又要接续乾阳创生之力,让心意通于天地本然之至善状态。

意本论认为,人可在后天的有形世界里,运化先天乾阳之力,从而转化世间阴阳,通过观察体悟天道,让心意接续元气不断运行的生机和活力,让乾阳之力为己所运化,从而让心意接续道意,犹如接续天机一般,接通宇宙的创生之力。宇宙万物流转必须进入意念的境域才能被领会。意本论认为意在道先,万物的创生之力需要人的意识领会之后,生机方能开显。如万物之性需要为意念领会之后,其能动性和绵延性才能够表达和展现出来。意念的领会能够唤醒生命之力,使得生命的存在超越行尸走肉的自然存在层次。意力是对性力(原生本性之力)的领会和主动驱动,人通过意力转化其生存状态,化被动为主动。意本论认为,人可以通过意念的修持,转化生命的被动状态为主动状态。

时间是心意的一种创造,时间在自然界本体性地存在,人必须通过意念的领会把时间刻度化,才有具体化的时间,以一种时机化的存在,即缘生的意念形式得以表达。时间就是当下意念当中缘生的时机,必须被缘生化,才能被理解或意会,但理解出来的时间不再是本体性存在本身的时间。《周易》作者用刻度化时间的方式,把对乾阳之力的领会通过形象化的图形加以表达,也就是用卦画把当时构成万物性命变化的各种力量和状态表达出来。既要努力描绘出万物当中形成各自的本性的乾阳之力的状态,也要表现本性在世间存续的过程性状态,更要说明天下万物都要修持和保养自己的乾阳之力,通过自我意识的涵养来维系元气不失,从而得其性命之正,成就事业,安身立命。意本论论证了从意为存在之本,到意为人之合天的修行之本的核心。

宇宙本于道,道的自然之意发动进入人的意识世界。没有意念与物交关的创始或缘发之点,世界就不能被领悟,时空就无从开始,价值体系也无所根据。意念与万物沟通之后才有世界本体的发用,意念领会了世界创始,心意与物交接之后,自然力绵延在人间心与事的互动中,表现为吉凶悔吝仁义道德等各种价值判断。在意念交关中创造出来的世界,从自然力绵延的角度来说,其本体都是纯然至善的。古典中国自然主义创生哲学的根本原点是自然力与人心意念交接的意物一元的创生原点,这个原点如太极之前的无极,具有无限广大的创生之力,虚而实之,成为对世界的哲学反思与领会的开端。

意本论认为意物一元,宇宙为意物一体的存在,意物问题是哲学宇宙论、存在论之根本问题。人类的心意从本体存在上来说径直通达天地,因而宇宙的存在是一个意物不二的状态。人的心意与天地共生共创、心意时时刻刻通于天地,世界是一个意物交关的世界。意本论是心通物的宇宙观,它与世界构造的实体论、意物二元论根本不同。西方的实体论和易道宇宙论的意物观不相融,因为意本论的实体与心是通的,意物之间没有主客对待的区分,所以宇宙本来的实体以意物一体性为心通物的原生性存在。

《易传》对宇宙产生的说法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古代气化宇宙论是气一元论。乾坤生六子,乾天称父,地坤称母,然后生出六子。《序卦》里面讲:“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天地是万物之母,是万物的宇宙论根源。用蓍草来占卜、河图洛书的数理都有明显的宇宙论色彩。汉代《易纬》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的说法。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把阴阳二气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结合在一起,后来朱熹注《太极图说》。太极、道、气既是宇宙论,又是本体论范畴。道气的关系类似形上形下的关系,但其实总体来说,应该是体用不二、道气不离、形上形下不分的哲学系统。

意本论认为,宇宙是演化生成的。事物存在如天地山川,用八卦来象征事物存在和演变的解释系统。《周易》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有阴就有阳,是阴阳的运动共同形成了道。阴阳是意会全体之后所不得不做的区别,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相包含、相互转化,它们是运动的而非静止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任何事物都有阴有阳,但阴阳不可分割看待。阴阳都是相对而言的,如前阳后阴、上阳下阴、左阳右阴。《周易》提出阴阳交融辩证法,与西方先分后合、以割裂对待为基础的辩证法不同。中国的阴与阳相对待而言,彼此构成,无法分开,两面同时具备,无先后之别。阴阳相互缘构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哲学思考的基础之一。

圣人用各种象来表达事物存在的状态,发明象是因为没有办法用语言来穷尽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得不用象来说明。“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周易·系辞上》),圣人立象是想通过象和卦来表达能够穷尽认识对象所有信息的意识。《周易》通过卦爻符号象征体系来揭示事物之“意”。因为正是意识到没有办法用逻辑性的文字来穷尽真理,所以才用形象的卦爻象来表达。卦爻象比文字更能够储存、占有或者融贯更多内容,更能把人天之意的生机完全地表达出来,让其中蕴含的生命和创造的力量得以意会出来。

三、意本创生论

道存在论或者气本体论的核心其实是创生论。《周易》本体论是充满生机的本体论。宇宙本体性的创造自有其创生力,因为宇宙没有创生力就无法存续。《周易》本体论不是简单描绘事物如何存在,而是在事物存在的动态过程当中,显现出生生不息的生机,而且这种生机是跟当下的生命力量和宇宙大化流行的所有一切存在融贯起来的。

《周易》解释宇宙与存在,并从本体角度帮助我们用“意”领会和理解万物的本体性存在。宇宙与存在之根本问题跟创生问题连在一起,天道创生万物,这个创生过程通过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宇宙论图式来展开。朱熹回应周敦颐的宇宙生成问题有“无极而太极”、“自无极而为太极”两种不同讲法。“自无极而为太极”是说先有一个无极,然后生出一个太极,相当于王弼“有生于无”的看法,认为有一个无在有之先。学人对这个命题有不同理解,或时间上在先,或空间上在先,或逻辑上在先。如果讲空间上在先,就有点接近于“奇点是宇宙起点”的说法。如果逻辑上在先,是说人们不得不去假设万物都有一个最初的起源。在宇宙起源问题上,应该还是“无极而太极”的说法比“自无极而为太极”更合理,因为“无极而太极”可以理解为无极和太极是一体的,只是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无极和太极都是一个整全的不同名称,都是宇宙万物最开端的、最本有的、最全体的根本性状态。河图洛书是黑白点构成的图式,其象征意义有一部分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就是说,我们的意识不得不用黑白对待的方式来看待世界,于是世界被分成不同的方位、状态,再重新拼装组成一个世界图式。这可以说是对宇宙本体性存在的理解。

宇宙创生过程接近于化生的过程,“化”是物的迁延转化。宇宙最根本的全体不断转化出太极、两仪、四象等,对转化过程的理解其实又与人之意向和视角相连。因为如果没有人的参与,世界只是一个自在的本体,独立于人的意志自然而然存在,换言之,道存在的方式不因为人而变化,但因为人的视角参与而导致了万物的流变和分化。物的分化就是人的视角参与并加以意会的结果,人来看这个世界,就一定要分出阴阳、前后、东西、上下等,因为人的意识就是有这种特点,人只能意会到对待双方的一方;从某一个角度观察事物,意识只能朝向某一个方向,而难以意识到宇宙全体,至少表面上意识刚开始的时候只能是倾向于某一方的,至于之后的反思和反身意识到的全体,是反思之后的意识收摄状态。一般人通常不能够看到世界全体,只能从自己的视角去面对混沌的太极,所以自然而然就会有两仪等的分化,而八卦和六十四卦即是分化和转化。

《系辞上》载:“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是说顺着阴阳之道的发展就是善,顺着道而铸成就是性。善是天道运行的本然,性是道凝成之后的具体存在,驻于一切事物之中,让事物得以存在。可见,道是形上的总根,而性是形下的总根。《说卦》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是把万事万物的性情道理推究彻底,揭示出它们的命运。可见,《周易》由道而性而命,给世界整体及一切具体存在作出哲学的解释,其理论本身即展现出一个蕴含生机的形上学体系。按照传统说法,孔子在《易传》中如此理解宇宙与存在之后,从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到南宋朱熹都有类似的对于宇宙与存在的理解。后来王阳明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其后学王畿、王艮、刘宗周到近代熊十力和牟宗三等都秉承此说,即对于宇宙生生不息的道持本体性的理解,意会到宇宙在本体存在论角度是实在的实存过程,只是在人的意念或视角跟宇宙相关的那一瞬间,本体论问题就变成认识论问题了。所以本体性问题与认识论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很难简单分开。人是宇宙生生之道的一部分,我们的心有意念,运用意念可以参与世界生生不息的流转过程——宇宙化生的过程。我们本身就是宇宙化生过程,即宇宙大化流行过程的一部分。我们在宇宙大化流行过程当中感通和认识,我们的意念通过自省或认识过程参与宇宙的变化,这是《周易》给出的认识图式,好像人的意识在宇宙大海中游泳一样。换言之,人通过其意识的运化而展现其力量,像冲浪者和游泳者在宇宙大化中遨游一般。

从宇宙创生的角度看宇宙与存在之关系:阴阳之意相遇的瞬间的艰难,需要意会而得。宇宙间阴意和阳意随时随刻都在交流转化之中,但没有心意参与领会,就不可能感悟和领略阴意和阳意交流瞬间的艰难。宇宙的创生非常偶然也异常艰难,人的出生也是如此,随着人肉体的出生,精神力或意念随之产生和维系,贯通宇宙,并带有反身性意味。人天之意于无中生有之中,不断整合周围的意向性,形成向前带动冲击的心意合力。这种梳理其他心力的秩序和前进的力量,每时每刻都非常艰难,所以要稳扎稳打,需要沉住气,按部就班。没有足够的意向性能量,就不可能影响和带动其他心力。极强的创生心力来自对心与宇宙混沌融贯一体的领悟和强烈的冲动,极其强烈的心意之力是对意与其全境之虚无性的终极领悟,于是,意念无中生有的力量成为心意通天、在天地间自我主宰的强烈意力。

四、意本认识论

《周易》认为,几微是意物同源的核心。意本论体现出中国传统意物关系的特殊性。从理解意物交汇之原点开始,中国哲人之运思方式就有别于西方哲学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因他们认为逻辑推理无助于全体性地理解认识对象,所以主张直接面对事物,从意物同源出发,让心用直觉领悟的方式去认识物的全体。

意与物关系的极致状态可以通过《系辞上》之“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来理解。《易》没有思虑,没有作为,寂然不动,受到感应就能贯通天下的道理。“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周易·系辞上》)圣人用《周易》来究极深奥,研究几微。正因为深奥,所以能够贯通天下的心志;正因为几微,所以能成就天下的事务。由此可见,意物融通的几微状态,是《周易》揭示出来的心如何认识事物的根本原点,这是一个意物共在的缘发之点,意物同时并现,微妙之极点能够同时收摄贯通天下心志和事务之全体。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本体性状态如何?“寂”的本体性状态是安宁、安定、寂静的状态,不是缘起性空意义上的“寂灭”,而是世界本体如其所寂,等待人来理解与意会。王阳明“岩中花树”的讲法说明,人没有来看事物的时候,事物如其本然寂静在那里,它们跟人本然的状态一直沟通在一起,心跟世界本来完全贯通。只是说,当人的心意来关照事物的时候,如此寂静的世界在人的意识当中展开而不再寂静了。这个寂静世界因与人的感官感通而展开,是事物本体性存在的显明过程,这是意本论对宇宙本体存在方式的揭示。

存在之境因缘(条件)而起,境是缘的联通形态,有其自在之力,意能够于境中蓄积力量,意入境整合力量如在境中拉出一个矢量,必影响该矢量周围的相关力量。所以意入境看起来似乎入无意之境,其实是整合诸心之力。这种意力整合过程是与意物联通的。意与物时刻共在,人对于欲望必须有条件地控制,否则就会不断地付出代价,直到把原初的意物平衡体系打破。人处于危险境地时要非常小心,因心念的偏差会导致外物的侵害。

天地之心既是天地运行的心意,也是天地化生、生养万物的心意。人当主动合于天心,按照天心周而复始,以生生不息的刚健有为状态去起心动念。地与天之间的格局是人生之境,也是意物之境,其实也就是人心的格局。可见,境既是过程又是实体(具体存在物);境为意物融通之机会合而成,充满延展力和创生力;意物融通则无时无刻不在生生交融之中,我们可以通过经验来回溯存在的先天结构。

意物关系的问题即意念如何把握认识对象的问题。从本体上说,我们和宇宙融为一体,就像我们在游泳池或大海里游泳,跟自然的水融为一体,但因为人可以反身意识到自己是人,在参与对象化存在的变化,当人有自我意识的时候,人跟物相分,然后人又用意去理解把握对象化的物。从本体论上说,人与物不分,心跟物相通,这是从本体论出发的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人通过体悟,即身体感知整体性来理解事物,“体知”与物融贯,虽跟西方哲学家们对意物的理解不同,但是意物关系还是最根本的,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能够体悟世界之整体性存在,而不是仅把它作为一种对象化的存在,这是因为人与世界本来就是相通的,这种贯通只能通过我们整体性的感知来体悟。认识是各种感官维度都参与的,意识是整体性的综合,心物感通的状态。人跟万物交接感通才有意识,意是整体性通于存在,又通于认识的。

五、意本相容论

从意本论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出发,可以探讨命定论与自由意志问题。《周易》的命定论主要通过术数派体现出来,如占卜通过数的推演来达到对天下各种事物的把握,相信命是注定的说法。术数派体现出来的精神就是决定论,认为生命是一个被决定的过程,每个人做自由选择的空间都比较小:我们与生俱来的命和运的格局,如父母、家庭状况等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命运走向。当然,即使是命定论也不认为命运完全不能改变,比如有改命之说,如果一个人愿意调整风水,积德行善,努力读书,改变姓名,就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命运的发展。但是从命定论角度来说,大部分情况是很难改变的。

命定论的另一面是非决定论,或者是自由意志论。《周易》可以“穷理尽性以至于命”,通过对理和性的理解而通达命运。当然这种说法既可以做命定论的理解,也可以做自由意志论的理解。意本论主要是自由意志论的,通过理解变化的世界来把握命运。意本论认为,对变的认识本身是个变化过程,对这个变化的过程可以持两种态度:一种是被动的,一种是主动的。被动的叫“变通”,比如“船到桥头自然直”,调整自己,顺应形势。另一种叫“通变”,即通达变化,是一种在领悟变化的基础上,对变化的趋势作出判断,这种对变化趋势的领悟让人有一种视野或愿景(vision),看到未来会有怎么样的发展,再随之产生一种见识力(insight),也就是能够看穿这个事情的发展趋势。因为有vision和insight,你的意向比别人远大,你能看出事情的发展方向,而且能够让别人认可你看到的发展方向,那么你就能通达变化,能够反过来影响别人。能够通达变化,就可以领导变化,这就是所谓的领导力(leadership)。

领导力是人有能力去领导情境的变化。领导者是那些能够预先看到事情发展变化的人,他要比一般人看得远一点。按照郭象“独化于玄冥之境”的说法,可以说我们每个人虽然都睁着眼睛,但在看不清未来的意义上,大家实际上都生活在黑暗当中。世界本无所谓黑暗还是光明,无善无恶,整个世界本体的状态是一种玄冥之境。所有的人和物都在变,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光明的世界其实是黑暗的。我们在黑暗当中,几乎没有人能够看见未来。郭象的说法一定程度上排除了领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为领导也在黑暗中,也看不见。但实际上,有些人能够看见事情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一种前瞻性的眼光,能够获得周围人的认可,然后带领周围人一起去参与这个世界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说,领导者的意识境遇,连同他带动的意识情境,一起改变世界变化的进程。

从这个角度来讲,人对于变化的两种态度,实际上也是两种对主体行动能力的态度。被动的变通态度认为人的行动能力可能不强,比如说庄子讲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认为事情没有办法改变,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的行动力是有限的。当然,人的能力确实也是有限的。另一种观点认为,人的行动力能够保证其主动改变事情的发展。这是两种对主体行动力量的理解。

研究六十四卦要认真体会: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两种状态的综合。按照相容论和不相容论的理论来说,《周易》是一种相容论,因为它是集命定论和自由意志论的统一,既相信每个人都在天地之间,都是有限的,都不能够离开自己所处的时势和位置来做事情,这是带有决定论色彩的理解。另外一种就是自由意志论,我们在解读卦爻的时候,每一个爻都是结合其他爻的变化来作出理解,采取相应的进退方式。有的时候被动的情境也就只好被动,有的时候则能主动作出改变,所以《周易》的相容论认为决定论和自由意志论都可以共存,而且能够通约,比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说法。在西方关于决定论和自由意志的关系有很多讨论,即所谓相容和不相容论,不相容论就是说人要么是被决定的,要么是纯自由意志的,而纯自由意志和被决定是不可以相容的。不相容合论显得比较简单,比较单调。

六、意本感通论

相对来说,西方哲学没有中国哲学那么强调悟,中国哲学更强调领悟和感通,西方哲学更强调用理性、逻辑去分析推理,看看论证是不是和我们所理解的对象化存在吻合,是否可以为真。比如柏拉图讲知识是“可以论证的真实信仰”(justified true belief)。意本论认为,知识是可以感通、可以领悟的,用信念的方式很难完整表达出来,需要人通过象的方式去领悟。意本论讲全体性的把握,而柏拉图讲如何让一个陈述成为真的陈述,然后去论证它为真。这种陈述就是命题与判断,但只能表达事物的某种属性,属性通过逻辑的关系要表达对象的真,然后我们认为它是真的,这就是知识,也就是哲学的真理。柏拉图意义上的认识论得把主体游离出来,变成观察物的对象,这种表达方式说明,陈述本身不再有感悟的成分。全体性和感通这两个部分是意本论哲学的特殊之处。

人生是一个与物互动的过程,而与物互动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修道过程,即修行自己的心灵意识状态的过程。人的心意与世界运动合拍,与宇宙的能量运动合拍,才能够形成有力的道,心之道落实为物之道,成为意物关联相通之道。当人努力应对各种意识境遇变化,调整其意识境遇跟集体的意识境遇之间的关系,不让情不自禁的冲动继续随意地表现出来,不让原初的、已经得到满足的需求再自然而然地成为意识的基本状态,也就是人对于自己的意识境遇应该随着时势的改变不断调适。人有时候需要他人,也需要根据他人的需要来校正自己的意识境遇,在意识发动的瞬间,调整意识生成的机制。

为什么说我认为是善的东西,别人也应该认为是好的,这就涉及他心问题:他人的心为什么跟自己是可以感通的?他心作为一个不可跨越、不可沟通的对象出现,一个人可能永远不知道他人很痛苦,而且即使告诉了你,你也不理解他的痛苦。就是因为他人不是自己,这就像庄子的“鱼之乐”问题引申出“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和萨特“他人即地狱”这样的命题。

但在儒家,尤其在《周易》里,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行善的根据和前提,实际上就是我认定的好的、善的东西,对于他人来说应该也是好的、善的。如果没有这个标准,那就没有一个基本的准则和判断了。这种准则和判断来自于心灵的沟通,相信人与我同,人可以跟他人有心灵沟通的状态引申出来的。这种他人与我相通的理解,可以说人跟人本体上是一样的,我们的气本体论说天下都是一气,所有存在物都是一气合成,人、物的功能与万物都可以感通。还有一种观点,相信自己和他人构造上、功能上的一致性,认为他们跟我们应该是一样的。我的感受别人也能够感通,别人的感受我也能够感同身受,所有的感受整体上都是相通的。

宣称他人跟我相通,实际上是一种独断论;认为我不能够理解他人,这也是一种独断论。在儒家或者《易传》《周易》这样的系统当中,取的肯定是感通的独断论。《周易》的感通是人心通于万物,心通于他人,这种通感可以说是本体性、根本性的。如果没有这种感通,那《周易》整个系统都要坍塌了。整个《周易》系统,上经是乾卦创生,生生不息。下经是咸(感)开头,也就是从感开始的。这个世界在生生不息、阴阳相感当中变化。如果把这些东西去掉,认为人跟人之间不能感通,我不能理解你的痛苦,你也不能理解我到底是怎么想、怎么感觉的,那么整个《周易》系统就难以成立了。

理解意会感通似乎不难,但如果从逻辑上把它推导出来确实不易。在读卦爻辞的时候,阴阳感通好像是从我们的经验出发的。如果不从经验出发,就只能去论证一种感通的存在,不容易达到感通的普遍性。当然,还是不能说,因为没有感通系统就塌掉了,所以就必须要感通,而是说,感通只是我们的一种理解而已。

感通是本体性的,人跟人之间就是相互感通的,人和物之间也可以感通,那么这还是独断论的。到底为什么西方哲学家讲那么多关于他心(other minds),说我们不能理解别人的痛苦,甚至延伸到他人呢?延伸到比如说“缸中之脑”的问题,比如说我现在给你们上课,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是如梦如幻的吗?到底是我在做梦呢?还是你们在做梦呢?还是另外一种情况,比如说我们都在缸中之脑里面,我们都被电击,都进入了一种幻觉。这个幻觉就是我脑子在讲课,我脑子自己感觉到在讲课,其他人感觉到自己在听课。可以产生出很多幻觉,而其实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也许哲学就是一个大的超级机器人给我们制造了一个幻觉。这就涉及到现代的一些说法,比如说《黑客帝国》里面讲到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当中吗?还是说我们的这个世界是各自虚假的幻想,不过是一种虚假的存在。《周易》是人心的感通,比较难进入所谓“缸中之脑”的假设当中。它更多的是一种独立的对于世界的认识,不过这种认识是可以被切换的,比如说我现在在讲课,被某种机器即时切换到火星上,用机器的方式在讲,还是一模一样的讲法,到底哪个是真实的我,哪个是假的?这种理解是个人的,这是一种孤立的状态,可以被复制,也可以被重现。

“缸中之脑”的讲法一定是主客两分的,而《周易》哲学主要是基于感通性的,人是要感通才可能认识到世界生生不息的状态。人跟世界所有的认识,包括我们的行动力,都是感通的。这个感通的主体,比较被切换到另一种状态去,再用虚假的东西替换它要更为生动。假如说授课老师只是一个“缸中之脑”,他不过是电脑的一个延伸物件,那么学生们很自然地意识到这个电脑讲的东西尽管跟老师讲的每个字都一样,但是主体跟电脑之间是没有感通的。而同一时段有台电脑,它打在屏幕上的每一个字、每一种说法都跟授课老师讲出来的话一样,那大家可能不会有什么别样的理解,至少说跟老师这个人在讲的同样内容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七、意本心通物论

万物无法离开对宇宙本始的创生力的意会而存在,宇宙本然的乾阳之力经意会为生命力、意志力、创造力、性爱力等而使万物运化。乾阳之力与心意通于天地万物之力本身一体贯通,即物力通过心力表现出来的“物-心”之力与心意主动通于外物的“心-物”之力是一力的两面。宇宙的自然之意本具“物-心”之力,本可心意贯通。乾阳之力在自然界可以行云布雨,自然之“物-心”之力被意念领会而成云雨,此领会状态可用坎离两卦来表示。天地的根本框架都用乾坤两卦来表征,而天地间的万物可以用基于乾坤两卦而衍生的卦爻概念符号系统来表达。因此,卦爻也是对宇宙自然力、创造力运行的领会,是本然“物-心”之力经意念领会而展开的状态。意本论认为,人可以领会和把握变化的趋势,在参与中改变未来的状态。意本论相信经验,因为人从经验当中学习,帮助人领悟到世界变化的趋势,形成某种见识,进而形成某种引导变化的力量。意本论希望人们了解和领悟其生存状态,进而改变这种状态。

意本论从本体论到伦理学、心物关系、动机与行为等都和当代哲学不同。意本论以感通为中心,与笛卡尔二元论、休谟怀疑论等不以感通为中心的西方哲学传统判然有别。笛卡尔怀疑一切(只有我在怀疑不能被怀疑),休谟认为运动是观念之间的连接,这样的怀疑论传统影响到今天的心灵哲学和以机器为基础研究人的认知科学。行为主义或物理主义认为,人对世界的认知可以还原为纯粹物理性的神经活动。比如老师授课不过就是大脑当中一些神经化学的冲动过程,授课者基于神经细胞的物理化学活动导致授课老师嘴巴的运动,嘴巴的物理运动产生声波,声波经听觉的物理过程,被重构成可以理解的话语,至于物理声波本身其实未必有什么意义。这种物理主义还原显然消解了感通。从西方唯物主义、物理主义到行为主义,再到认知科学、心灵哲学,直到现在的人工智能,都是基于主客两分,把主体看作与对象化客体相对的存在物。主体是作为另外一个独立的存在去认识世界的。世界就是外在的世界,主体通过表象、象征、神经活动等具体方式再现认识对象,语言及其逻辑结构都设法再现所谓世界之真实的情况。可见西方哲学基本不谈感通和领悟,因悟更接近宗教,宗教讲上帝超越现实和个人,个人通过感悟与超越的对象融为一体。西方哲学在怀疑主义、理性主义的脉络当中不断展开和前进。正是在感通这一点上,意本论哲学跟西方哲学的风格有巨大差别。意本论基于感悟感通,他心也是能够感通的。

人的精神力量有可能去理解和吸纳情境的变化,这种同一性因为人的精神包容度而有所不同。但意本论希望人们能够在经历事情变化以后扩展自己的心灵,延展自己的心灵到各种各样的方面去。所以人的同一性,一方面是相对稳定的,另一方面又有能力去吸纳情境变化。意本论帮助人们通过自己的意识参与宇宙变化,在参与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意识融贯在整个宇宙变化当中,全体性地把握融通变化,从而变成一个心意通天状态的人,即通过格物致知而成为能够通物通天、融贯世界全体的大人。意本论认为,人在跟具体物打交道的过程当中,能够转化物、理解物,从而进入一种感通天地和整个宇宙的状态。人的心念可以从小人状态发展成为跟宇宙意识相通的大人状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周易·文言》),大人的起心动念都能跟天地变化相贯通,其精神意识的力量可以吸纳整个情境的变化。

八、意本伦理学

意本论以修养为本,其伦理倾向是期待人们去扩展自己的心灵,去成就自己。扩展心灵实际上就是努力厚德载物,不断加深加大深厚的德,就可能容纳宽度和广度像大地一样的事物。《周易》讲的虽然是趋利避害的哲学,带有朴素功利主义倾向,但同时教导人们去增进道德,提升修养,加大心灵的力量,让心灵广阔无边,与天地相通,如果人的心灵意识修养深厚,就可以承担更多。 行动的善恶如何开始?意本论基于天道自然观和人与世界融贯的本体论,行动的善恶判断不是对事物属性和状态的判断,不是简单外在标签化的判断,而是王阳明那种“无善无恶心之体”式的世界本体性判断。儒家讲善恶,但其本体又是纯善的,这种本体纯善是天地自然之善,即《易传》认为“天道自然之善”是“继之者善”,即继承“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一切都是好的。也就是说,用儒家的态度去面对宇宙,看着世界生生不息,领会到存在的一切都是好的,随着阴阳变化的世界而成的都是好的,所以是“继之者善”,即天道自然之善。

天道自然之善下来,是人从自己视角出发参与世界变化。天道自然之善本身无善无恶,本来就是本体性的状态,只是从儒家的角度去理解这种大化流行的时候,看到的一切都是好的。儒家从天道自然之善开始再分善恶。“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意念参与世界本体状态以后,有一种主观的价值带出来才有善恶,所以是后来附加的分别性的善恶。这是天道自然之善因为有人的视角的参与而形成的善恶,儒家基于此要求人们趋善避恶,行善积德。

道家面对世界本体状态也类似,因为自然无所谓善恶。道家不讲天道自然之善,无所谓善恶,一切变化都顺其自然。不分善恶是因为要从天道的视角来看,即庄子所谓“以道观之”或“天钧”视角。人怎样从意念跟世界相感通的最原初状态中去体会天道自然之善,并且把它推广出去?这是儒家伦理的核心,有本体性理解的儒家既能理解无善无恶的本体存在,又能够理解从本体带出来的天道自然之善的状态,还能够理解人在参与宇宙生生不息变化以后,那种“有善有恶意之动”的瞬间状态,理解有善有恶的意念之动的善的根本状态,再把善的状态给推出去,因为善的状态和天道自然之善相通,认为一切本体都是好的,宇宙原初的能量通于人行善的力量,人从本性上跟天相通,可以把天道贯注在自己念念相续的意念实化行动当中去。心意与行动之善行当从人刚参与世界、跟世界打交道的瞬间开始理解,这就回到最原初、本始的根源状态当中。

《周易》强调人在天地之间模仿天地之道的变化成就自我。道有天道、地道、人道,人把天道领会出来变成人道来运用。《周易》教人如何贯通天之道与天地、日月之道,让道在人世间显现出来。人要能够运用天地阴阳相推之道,形成对自己所处时势的判断,进而把握好自己的进退。如果把“一阴一阳之谓道”理解为天道,那么“继之者善,成之者性”可以理解为人道,人道能够继承天道阴阳的变化,把它不断创生发展起来,一切都好,这是“继之者善”所谓的天道自然之善。天道自然之善灌注在世间,成就各种各样的事物,成为事物的本性,这说明宇宙生命内在统一性是相通的,人性跟物性、跟天地之性完全相通,这是从天道灌注到人道的融贯系统。

九、意本动机论

意本论的核心以动机论为主,目的是修养人的心意状态,有明显的动机论色彩。为人处事的核心是动机,认为动机比结果重要。关键是发心要正,才能正心诚意,至于是否实现功利目的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不是后果论。意本论作为一种动机论的重要特点之一,动机的善最为核心,意识要从天道自然之善出发,进而建立自我反省、自我关照、自我澄明的先天自然之善,发掘之、理解之,再推出去。天地自然之善即从孟子到王阳明所讲的良知,是天机生生之善的自然呈现。良知之本体性的状态是连贯的,在宇宙当中自然呈现。人参与宇宙的变化就是良知自然呈现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良知就是人天之意在人参与宇宙过程当中显现的意识状态。

意本论的行事原则是动机论,是先天自然之善的推致和自然呈现,不按照任何外在原则来行事。如果康德的说法是义务论的,意本论则基本没有义务论色彩,我们不必按照某种绝对纯善的道德原则来行事。人领悟先天自然之善,自然而然就能够把它呈现出来,这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把礼作为外在规则是不同的。孔子的伦理学一方面把礼作为外在的行为规范,要求人的心意和思想、视听言动都要合于礼;但另一方面,他也讲“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这更接近于良知现成自然存在的状态,不一定需要某种外在原则作为行动准则。

十、意本政治哲学

意本论助人领略人与世界的关联关系,追求人心与宇宙节律之间的和谐之境。古人希望达到与天地和谐共生,领会万物的生机,将其融会到生命中以成就事业。通常来说,人不了解自己的时位,需要借助哲学的方式来领会,《周易》通过对卦爻位置的安排为人们理解时位提供了帮助。人生存于不断变化的时间和空间中,时势和地位时刻变化。人在领悟当下时势地位之后,将有助于正确地采取行动。人无法超越其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所以行动当讲究时与位。对每个人当下的生存情境来说,外在的环境形成某种不可超越的状态,个人作为行为的主体,不得不顺应环境。人要理解其所处的时间和位置,知道事情怎样变化,力图在顺应中引领形势的发展。

意本论认为,人间正义主要是分配是否合理、能否能够按照天道阴阳的自然损益来进行。如果私心过重,个人欲望膨胀,违反天道,可能最后事与愿违。意本论主张人间正义基于天道自然,利益分配应该以天道自然运作的损益为合理参照。人的意念当依从天地本然的分限,随顺天道本身的损益分寸和过程,追求太多或者得到太多,都可能走向天道的反面。既然天道自然之意会损益人间世事,人对人间正义的追求当顺从天道的运行来做损益。

《易传》讲“富有之谓大业”,提倡积极用事,公平本来是天道的公平,人间的公平应该是天道的公平的推演。从终极意义上说,人间本来就是天地自然的一种存在方式,只是人私心用智而离天道的分配越来越远,但天道的公平最终还是会在人间社会显现出来。善恶斗争过程当中,不是善的势力把恶的势力全部清除干净才叫正义。阴阳永远共存,正义的存续其实恰恰是因为恶势力的存在,所以善恶之间保持一种分寸感才是正义的显现。如果一个社会当中全部都是善的,那就无所谓正义与不正义。正义是对于弱势群体、对恶的群体保持某种分寸感,是分配的尺度和状态。在阴阳的消长过程当中,要让阴阳处于一种合理的平衡,保持一种合理的分寸感。在社会分配当中也是如此,这是社会性的正义。 意本论主张人以人天之意的状态来适应天地自然的运行。当人能够领会人天之意的状态,说话做事都可以跟天地运行的节律合拍。“与天地相似,故不违”,起心动念与天地的运动相似,所以行动当然能够跟天地之道一致;“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文言·乾文言》),人领悟易道,进入人天之意的状态,做事的方式能够合乎天地运行的大道而不会有偏差。具备人天之意的“大人”行动能够与自然的运作相合拍,其心意之发,皆通于宇宙大道,进而在瞬间把个体的人提升到“宇宙意识”层次的大人。理解意本论,就具备人天之意的哲学意识,心意发动之处,即通于宇宙万物,当下的“意”就有充沛的宇宙意识,人也就转化成为能与天地变化相和谐的“大人”,心意发动之间,就能够改造阴阳之气的运行,进而运世之化。

注释略,引用请参见原载:《孔子研究》201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20年第6期转载。

欢迎关注@文以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