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生辰八字算命网],算命大师人工一对一精准测算。本站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一测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易经

易经

《易经》是怎么写成的?(系辞是易传不是易经)

木烑华更新时间:易经 221 次
《易经》是怎么写成的?用孔子《系辞》来还原大过卦的创作:我们在上一篇,读易经必须先读系辞,系辞第一章就有三个重点,的文章中,已经对,系辞,第一章的内容作了讲解分析,系辞,第一章共有三个重点内容。

我们在上一篇《读易经必须先读系辞,系辞第一章就有三个重点》的文章中,已经对《系辞》第一章的内容作了讲解分析。

《系辞》第一章共有三个重点内容:一,伏羲采用取象类比的方法,把天地万物分为八卦。二,八卦的互相作用,造成了天地万物的运行变化。三,把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再归纳总结为刚柔这两个特性,只要明白了刚柔这两个特性的含义,也就能明白整部《易经》了。

《易经》是怎么写成的?用孔子《系辞》来还原大过卦的创作

由这三个重要内容,又可以推出以下三点:

一,伏羲是采用取象类比的方法创作了八卦,也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演衍出六十四卦。

二,由于八卦的互相作用,让天地人类产生了运行变化,有了运行变化也就产生了吉凶。

三,八卦的基础就是刚柔这两个特性,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可以用刚柔这两个特性来进行推算。

《易经》就是把刚柔相推而产生的变化写成了辞句,用这样的辞句就可以事先向人们告知吉凶,这样就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了。这就是《系辞》第二章: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那么,圣人是如何“设卦观象”的?也就是说,《易经》是怎么写成的?

我们在以前的多篇文章中,只是简单的论述了,是伏羲利用取象类比的方法创作了八卦,周文王也用取象类比的方法,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归纳总结为六十四类,以对应六十四卦。

这就是《系辞下》第二章所讲到的十二盖取,十二盖取就是讲述了如何把社会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归纳总结为六十四卦的。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系辞是易传不是易经

这十二盖取,可绝对不是某些学者权威们所认为的,是根据卦象的启示而发明了相关的事物!

我们一直以来都痛斥这样的观点,因为古代的外国人,从来都没有看到过卦象,难道就没有发明渔网马车等事物了吗?

我们之所以一直都在讲十二盖取非常重要,因为十二盖取就是打开《易经》的金钥匙,只有正确理解了十二盖取,才能正确理解整部《易经》,若是把十二盖取误解为发明创造,那恐怕永远都无法理解《易经》了。

十二盖取就是指圣人观象而设卦,就是周文王把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归纳总结为六十四卦。只有先把这一点认识清楚了,后面的所有内容才能通顺的展开,否定的话,整部《易经》只会越说越牵强。

那么,周文王又是如何从“设卦”开始来写成这部《易经》的呢?

周文王根据八卦两两相重,可以演衍为六十四卦,就把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所有事务,也归纳总结为六十四类;又根据六十四卦的卦象,跟人类社会的六十四类事务,利用取象类比的方法作了一一的对应;又根据每一卦有六爻,再把每一类事务都科学的分成了六种情况,以对应六爻;又根据每一爻的刚柔和爻位,再把每一类事务中的某一种情况,同样作了很恰当的对应。这样,就完成了六十四卦的三百八十四爻。

比如把泽风这个卦象对应为大过这类事务,把泽雷这个卦象对应为随这类事务,再分别把每一卦都分成六爻,这就是圣人的“设卦观象”。

更为重中之重的是,在中国的商周时期,已经有一套中国上古道家文化的理论,春秋末期的老子就是传承并发扬了这套文化理论。我们以前曾经用十三篇《中华传统文化理论简化版》的文章,介绍了这一套上古道家文化思想,希望每一位有志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人士,都要理解和掌握这套理论。

周文王就是运用了这一套中华传统文化理论,对每一类事务的吉凶悔吝,作出了总体的分析判定,比如泽风大过卦,对应了社会生活中的大得过分这类事务,周文王给出了“栋隆,利有攸往,亨”这样的判定;比如泽雷随卦,对应社会生活中的随从安心喜乐这类事务,给出了“元、亨、利、贞,无咎”这样的判定。

《易经》是怎么写成的?用孔子《系辞》来还原大过卦的创作

下面,我们重点以大过卦为例,也附带随卦,来详细介绍一下周文王创作《易经》的过程。

对于大过卦,我们首先要作一个更正,否则后面的内容就讲不通顺了。

传世本: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帛书:大过,栋隆,利有攸往,亨。

栋隆,今传世本作栋桡,帛书作栋隆。栋隆,表示栋梁过分的粗大,只有这种过分好的事情,才是“利有攸往”,就像九四爻辞“栋隆,吉,有他吝。”爻辞中的“有他吝”,只是表示有点浪费,有些可惜的意思,总的来说是很吉的。所以,孔子的《象辞》:“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表示过分粗大的栋梁,当然是好的,不会向下弯曲。

若是按传世本作“栋桡”,就是栋梁被压弯了,那当然是凶了,就像九三爻辞“栋桡,凶。”还有孔子的《象辞》:“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表示栋梁都弯曲了,即使有辅助也没有用了。

大过卦的卦辞是“利有攸往”,如果作“栋桡”,那表示凶,怎么可能“利有攸往”呢?可见,大过的卦辞应该是“栋隆”,故依帛书改为“栋隆”。

传世本大过卦的《彖辞》: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彖辞》已经很清楚的说明了,大过就是“大者,过也”,表示大得过分,那肯定就是“栋隆”,而不可能是“栋桡”,从整个《彖辞》来看,“大者,过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义大矣哉”,都是吉利之辞,冒出一个“栋桡”就相当别扭。而且,“本末弱也”这句话也不通顺。

若是按照帛书作“栋隆”,则《卦辞》、《彖辞》都非常通顺。将“栋隆”误作“栋桡”,显然是传抄过程中误抄所致,由于“栋隆”误作了“栋桡”,“本未弱也”也就随之被改成了“本末弱也”。

所以,大过卦的《卦辞》应该是:大过,栋隆,利有攸往,亨。《彖辞》应该是:大过,大者过也。栋隆,本未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周文王对社会生活中的所有事务,归纳总结为六十四类之后,找到了泽风大过这个卦,来象征大得过分这一类社会事务;找到了泽雷随这个卦,来象征随从着安心喜乐这一类社会事务。

系辞是易传不是易经

因为泽风大过这个卦,有“刚过而中,巽而说行”的卦象。

“刚过而中”,表示大过卦的六爻中,有四个阳爻,只有两个阴爻分别处于初位和上位,而且二五两个中位上都是阳爻,这就象征着“刚过而中”。

“巽而说行”,表示大过卦的上卦为兑,象征喜悦;下卦为巽,象征顺利的进入,合起来象征了可以顺利的进入并喜悦的行动,这就是“巽而兑行”。

因为大过卦象征了大得过分,超出了预期的意思,而卦象上又有“刚过而中,巽而兑行”的象征意义,从而确定卦辞为:“利有攸往,亨。”所以,孔子的彖辞就是“大过,大者过也。栋隆,本未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因为泽雷随这个卦,有“刚来而下柔,动而说”的卦象。

“刚来而下柔”,表示随卦的六爻中,上卦四五爻为阳爻,下卦只有初爻为阳爻,整个卦象看上去就好像上卦的两个阳爻要下来帮助初爻一样,这就象征着“刚来而下柔”。

“动而说”,表示随卦的上卦为兑,象征喜悦;下卦为震,象征行动,合起来象征了行动起来就有喜悦,这就是“动而说”。

因为随卦象征了随从着安心喜乐的意思,相当于向着安心喜乐前进,而卦象中又有“刚来而下柔,动而说”的象征意义,从而确定卦辞为“元、亨、利、贞,无咎。”所以,孔子的彖辞就是:“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

至于上面这两卦的卦辞,又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

当然是周文王根据中国上古的道家文化思想,对每一类事务都制定了一条最为恰当适宜的指导方针,这就是每一卦的卦辞。

比如大过卦,对于大得过分这类事务,就制定了“利有攸往,亨”这条指导方针;比如随卦,对于随从着安心喜乐这类事务,就制定了“元、亨、利、贞,无咎”这样的指导方针。

周文王就是这样,采用取象类比的方法,还不是用直接讲述的方法,把最恰当适宜的做法,写成了每一卦的卦辞,来指导人们的行为。

《易经》是怎么写成的?用孔子《系辞》来还原大过卦的创作

周文王又根据每一个卦有六爻,而每一卦六爻的阴阳又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泽风大过卦:

一爻为阴(初六),

二爻为阳(九二),

三爻为阳(九三),

四爻为阳(九四),

五爻为阳(九五),

六爻为阴(上六)。

泽雷随卦:

一爻为阳(初九),

二爻为阴(六二),

三爻为阴(六三),

四爻为阳(九四),

五爻为阳(九五),

六爻为阴(上六)。

为了方便初学者了解《易经》的基本知识,再简单介绍一下:

初表示一爻,上表示六爻,初、一、二、三、四、五、上,表示卦象中由下往上的爻位,九表示阳爻,六表示阴爻。

周文王又根据人类社会生活的实际状况,把社会生活中的每一类事务,按照从最初到过分的规律,细分为六种情况;再根据每一卦中六爻的阴阳和爻位,采用取象类比的方法,把每一类事务从最初到过分这六种情况,跟六爻一一对应起来。也就是把卦象中的每一爻,跟具体事务中的每一种情况,又作了非常巧妙的一一对应,例如泽风大过卦:

1,用初六对应藉用白茅。

2,用九二对应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

3,用九三对应栋桡。

4,用九四对应栋隆。

5,用九五对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

6,用上六对应过涉灭顶。

周文王再根据中国上古的道家文化理论,对每一种过分的情况,都制定了一条最为恰当适宜的指导方针,并以此为原则对每一爻都作出了吉凶悔吝的判断:

1,藉用白茅,无咎。表示最初的过分小心,是无咎的。

2,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表示过分的占了便宜,是无不利的。

3,栋桡,凶。表示过分的压力,是凶的。

4,栋隆,吉,有它吝。表示过分强大的实力,很吉利,只是有些可惜、浪费的。

5,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表示被别人过分的占了便宜,是无咎无誉的。

6,过涉灭顶,凶,无咎。表示过分的投入了,不给自己留退路,是凶的,但无咎。

易经系辞是孔子写的吗

经过上述三个对应关系的配合,就形成《易经》每一卦的全部内容,例如:

泽风大过:栋隆,利有攸往,亨。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九三,栋桡,凶。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这就是《系辞》第二章所说的“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对于大过卦六爻的具体含义,本篇文章只是简单的讲述,以后在专门讲述大过卦的时候,还要配合《序卦》、十二盖取等内容,再作详细的讲解。

对于《系辞》第二章的其他内容,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继续介绍。

对《周易》的离卦,应该综合孔子的《易传》,进行综合读解

《周易》的“易更三圣”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易更三圣”

周文王为什么要演衍《周易》?又为什么要写得这么晦涩难懂

伏羲为什么画八卦?孔子在《周易•说卦》中的解说是否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