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生辰八字算命网],算命大师人工一对一精准测算。本站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一测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文化

文化

广西墓葬风俗(广西农村白事大全)

野性与矜持更新时间:文化 329 次
人死后,第一次葬是将遗体安放在木制的棺材里,“躺”着埋在土里,堆成长形坟,叫“长墓”,也叫“新墓”,表示人还“睡”着。

下面小编就为“广西墓葬风俗(广西农村白事大全)”的相关问题。为大家介绍一些相关知识。为大家解答疑惑。

文章目录列表:

广西墓葬风俗

人死后,第一次葬是将遗体安放在木制的棺材里,“躺”着埋在土里,堆成长形坟,叫“长墓”,也叫“新墓”,表示人还“睡”着,并没有“死”;也表示人的灵魂还没有到“阴府”,还是“新鬼”,没有投胎转世,所以在家堂上另给他设灵位,祭祖时他是没有份的,所以另在他的灵位设祭。第二次葬是第一次葬三年之后,也就是腐尸“化净”之后,将“净骨”捡出,安放在陶罐(壮话叫做“金罐”,也叫“金钟”)中,选取“坟山宝地”重葬,堆成圆形坟,叫“圆墓”,也叫“祖墓”。顾名思义,“祖墓”的死者是应该有后代的(含旁系亲属),故年轻人死后一般不作二次葬。解放前,按习俗不满36岁的人(还有带身孕死[壮语叫“湿身死”]的妇女)是不进行二次葬的。但在解放后,人们思想解放了,没那么迷信了,成年人(16岁以上)及“湿身死”妇女也行二次葬了。

一次葬的墓地,一般比较随便,地头田边、茅山荒坡均可,并不讲究“风水”,不过还是要请“地理师(风水先生)”来定“坟向”,定下葬时辰,除了葬礼十分看重之外,入葬却非常从简。但在旧社会,或追溯到民国以前,有个别“富贵”的人,为显示自己的身份,一次葬非常隆重,墓地也建得异常堂皇,仿照帝皇的做法,不再做二次葬,民间称之为“大葬”。不过,在民众观念中,对此种葬式大都嗤之以鼻,并不看重;甚至对一些荒芜的“长墓”讥之为“无主”或“无后”,有时还以此来咒骂自己厌恶的人“以后死了埋长墓”,意为未成年即死(早死)。

二次葬的墓地则很讲究“风水”,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墓地,宁可把“金坛”(捡骨后安放净骨的陶罐)寄葬在临时选定的地点,一般寻找向阳、干爽的土坡劈崖,挖个可以容得“金坛”的拱门形的洞穴,“金坛”安放好之后,通常敞开着,过路的人可以看到,也有用草皮土块封住的。对这种寄葬,清明扫墓也很简单,砍去杂草,烧几柱香即可。但寄葬时间不能太长,通常是一年,最多三年,当然也有因经济问题或其他原因而长年寄葬的。

二次葬墓地的“风水”通常由“地理师”来寻找,或自己寻得后由“地理师”来确认。人们普遍认为,墓地的“风水”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好运,否则就要倒运。稍懂“地理”的人都知道,墓地应该靠山临水或枕山面水或背靠山峰、面临平原,就像活人所住的村庄一样。上林李姓巨族(据族谱记载,宗传三十余代,现今人口二十余万人)祖传的族谱上有个故事,足以说明人们对墓地风水的看重。故事原文是:

《千子万孙史略》

传说五百年前,有个风水先生,寄宿于吾太始祖讳景晟公的家居住,其人之名乃是江西黄胜东也。此人有博通古今之学,尤属风水特长,终日游山玩水,到处命山为名,所谓金鸡展翅,丹凤朝阳,白鹤饮水,九龙戏珠,每一山都因其形而得其名。……景晟公官任凤化(今上林)知县,娶妻黄氏。黄氏为人宽达,四海来客,视同一家。前述黄胜东先生游旅凤化,客居景晟公家,黄氏待之如亲兄弟,黄先生感动得世所罕见,因而有心送一风水宝地与她。送地之前,特再三试黄氏之心:一说,先生每天出游,返家时将带满污泥的双脚浸入水缸涤洗,黄氏不但不恼,反而慰问先生,并毫无怨言地清洗水缸,再充满水,次次如此;二说,先生每逢雨天必出游,并向黄氏取伞,返家时,黄氏总在门口等其归来,在门口,先生就当黄氏之面,故意将雨伞在门框上碰破,黄氏非但不怪,还为先生顶风冒雨而赞赏有嘉,如此不知损坏了几多雨伞;三说,有一次,先生要去邀约故人,因而借景晟公官衣一用,黄氏慷慨与之并多予银两,先生酒宴之后,将所剩猪肉以官衣包回,弄得官衣龌龊不堪,黄氏亦不怪之;……先生既受黄氏之招待,于是送给黄氏一坟地坐落于天堂山之岭西燕云徐村背,并称,所谓天堂山三台落脉,土角流金蚂蚁窝地也,此吉地有三种葬法:一曰九代状元,二曰代代富足,三曰千子万孙。景晟公愿以九代状元而葬,而黄氏则因景晟之前五代、代代独子,因而阻止道:九代状元虽贵但不长而衰,而千子万孙世代绵长,蕃而不绝。先生满口称赞黄氏之见胜于须眉,正是福人葬福地,结果黄氏百年之后而葬之,先生亲自主持葬事,后来应验,于是留下千子万孙《澄江巨族》之传说……

二次葬,先是捡骨(也叫“捡金”),一般是一次葬三年后。所以定三年,一是等遗体腐化干净,二是按“五服”应“斩哀三年”。捡骨也要选好时辰,“五服”内的直系亲人都到场,先烧香祭拜,然后掘土、开棺,开棺时用蓬布或雨伞遮阳,见骨时亲属痛哭流涕,之后才围成一圈,逐一将遗骨取出,揩净,如果遗骨潮湿,还要用炭火烘干。最后按从脚到头的顺序安放到“金坛”中,取“坐”着的姿势,表示他自然从容地坐着,面对人间和他的子孙,祭拜时就像与后人亲密无间地“见面”一样,盖好罐盖。下葬又另选时辰,在墓地事先挖好一个容得“金坛”的圆筒形井穴,到时辰才将“金坛”放进去,“井穴”上严盖一块圆形石板,再堆土成墓。然后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二次葬礼仪结束。

二次葬后,一至三年之间,还要“探金”一至两次。所谓“探金”,就是掘开坟土,打开石板,探看“金坛”里的遗骨好不好:干爽的、金黄色的为好,泡水的、灰黑色的就不好。好的,就放心“定葬”了;不好的,要取出“金坛”寄葬,再找“风水地”重行二次葬;不好不坏的(遗骨虽不泡水但很潮湿、颜色灰白),可暂时复土留坟,第二年再“探金”一次,看看转好或转坏以决定该墓地的取舍。“探金”也由“地理师”定时辰和主持,前后均要祭拜,但仪式都较简单。“定葬”后,此墓就是“祖墓”了,一般不再迁动了。

广西农村白事大全

壮族丧葬习俗:

1、送终、入殓 病人病危,一般亲生儿女要临榻送终。如有子女外出未归,死者不能入殓。亲人给死者剃头、洗身、换新衣,并在死者口、眼、肚各放一枚铜钱,用白布裹体,安放厅堂,鸣炮三声,通报家族,待外家到场,装棺入殓。

2.报丧 由丧家长者派人向亲戚报丧。报丧者必须说明死者年龄、归山日期。

3.悼唁、守灵 装棺入殓后,孝男孝女一律披麻戴孝,席地坐在灵柩两旁,守灵期间,亲生子女一律斋食。请法师超度亡灵,设坛开吊。在死者埋葬前一天,亲朋好友祭三牲果品,读祭文,送挽幛,以追念死者功德。

4.出殡 出殡前,孝男跪拜于地,让灵柩从身上掠过,长子引幡,亲友后跟,在路口让外家“拦路祭”,沿途放鞭炮,撒纸币。在过桥或叉路处丢下白布和硬币为买路钱。埋葬时孝男用嘴巴衔泥放在棺材上边,以表不忘父母隆恩之情,送殡回来,凡送殡者用柚子叶洗手,以消秽气。

5.解斋 送殡者解斋饭,先请法师入餐,后到孝男孝女,再到外家,后到众人,管帐人及时公布参加解斋名单,如解斋人数太多,丧家可把饭菜酒摊到邻近家族兄弟家,尽可能不误远道亲友进餐,做到有条不紊。

6.守孝 父母死后,孝男孝女一般在死者归山后七天内不外出做工,在家守孝,每天到坟前烧香祭拜。晚上睡觉不能在床上睡,席铺地板睡,头三晚每晚做汤圆祭拜神台,以表思念父母灵魂。

扩展资料

广西,简称“桂”。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文:Gvangjsih Bouxcuegh Swcigih),首府南宁市。得名于古地名“广信”,两广以广信为分界,广信之西谓广西。  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相邻,并与海南隔海相望,下辖14个地级市,111个县级行政区(40个市辖区、8个县级市、52个县、12个自治县)。南临北部湾,是中国唯一沿海的自治区。

民俗

宾阳炮龙节,主要有百龙舞宾州炮龙之夜文艺晚会和烟花燃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炮龙展示、百家宴以及书画、摄影展等活动。

“三月三”歌圩,原名“三月三”歌节,自1985年起先后举办了18届,2003年后更名为“歌圩”,推出山歌擂台赛、千人竹杠阵等富有壮乡特色的活动项目。

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主要活动有开幕式、布洛陀之夜晚会、布洛陀民间祭祀大典、壮民族山歌歌王大赛、国际雄狮大赛、壮民族歌圩体育运动会、布洛陀文化研究成果发布会、商贸活动等。

环江毛南族分龙节,活动内容主要有敬祭仪式、民族体育竞技表演、山歌对唱、民族特产及工艺品展销、民族文艺晚会、千人傩面狂欢篝晚会等。

龙胜红瑶晒衣节,红瑶(瑶族的一个支系,以崇尚红色为美,妇女所穿衣服多为红色而得名)文化讲古、劳动场景展示、红瑶习俗展示、民族歌舞表演、千人送新娘表演等活动。

瑶族盘王节,主要活动有瑶族歌舞专题晚会、开幕式及大型文艺表演、三省十三县节目展演、瑶族服饰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奇石、盆景展和书画、摄影展等。

参考资料:壮族丧葬习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百色市委员会  广西—百度百科

广西捡骨葬注意什么

1、待客礼仪: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

2、服饰习俗:

壮族的服装,大部分和汉族相同,但在桂西乡村中,尤其是中老年妇女,还保存着自己民族服装的特点。

如广西西北部,中老年壮族妇女多穿无领、左衽、绣花滚边的衣服和滚边、宽脚的裤子,腰间束绣花围腰,下身穿褶裙和绣花鞋,喜戴银首饰;广西西南部龙州、凭祥一带的壮族妇女,至今仍穿着无领、左衽的黑色上衣,头上包成方块形状的黑帕,下身穿黑色宽脚裤子。

3、丧葬习俗

壮族传统的丧葬习俗,主要有两大葬法,即土葬和火葬。清代中叶以后,土葬成为主要葬法。壮族的土葬,以“二次葬”为主要葬式。二次葬,也称捡骨葬、拾骨葬,壮族称之为“金罈葬”、“金钟葬”等。

4、节日习俗

壮族的节日多与当地汉族相同,春节、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汉族民间节日,也是壮族的岁时节日。壮族比较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节日是“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

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三月三”歌节最为隆重。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

“牛魂节”,又称“牛王节”、“开秧节”。多在春耕以后的一天进行,有的地区固定于农历四月初八进行,因为相传这一天是牛王的诞辰。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将牛梳洗一番,并修整牛栏,带着一篮五色糯米饭和一束鲜草,到牛栏旁边祭牛魂,然后把一半食品及鲜草分给每头耕牛吃。

5、宗教习俗

壮族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壮族民间信仰多神,崇拜天神、雷神、土地神、巨石神、树神、蛙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灵等。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壮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壮族习俗

广西二次葬注意事项

为什么现在广西的客家人还在延续二次葬的风俗?有什么讲究?二次葬的习俗指人死之后加棺安葬,几年后,再开棺验尸将遗骨捡出去,并请风水大师择一个风水宝穴和时间再次下葬。这类风俗习惯的持续也是有风水学、历史时间、历史人文、地形地貌方面的原因的。风水学一说。客家人如同中国古代人那种很坚信风水学,因此墓室的选择很重要。只要是青山绿水平地上,都是有地脉一说,得其形而顺其气者就能称得上是好风水,乃昌盛之代表,相反乃衰落之兆。

客家人觉得坟地风水的好与坏关联大家族运势、后代子孙的繁殖。因此客家人历年来注重葬风水学,旧时候客家人一般发财的别人需做三件大事:买田、做房、修祖坟。自然地理环境要素,赣南为山间盆地地貌,地形是四周大山正中间相对较低的,并且四面也被树林包围着,东部地区是武夷山脉,南边是九连山脉、大庾岭,相对性阻塞无甚交流的局势,加上旱涝灾害比较频繁.

赣南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季风性气候,降雨有明显的遍布不匀,经常会出现滑坡、洪水灾害,河流改道、潮汐腐蚀等损害墓地的情况,因此需捡骨再葬。这也是群族凝结的形式,客家人构成聚族而居的家族,一般都是生活在山区地带。客家人家族很认可二次葬风俗习惯,在他们看来根据二次葬典礼,可以夯实、维持客家文化家族相互关系。

生命一说,古代人坚信如果人意外死亡,其生命就会化做厉鬼而给人带来不好的东西,灾恶不断。而走灾恶的办法就是祭厉。客家人觉得逝者生命可以依靠在骸骨上边,二次葬就能使去世后的亲人再聚首,便于逝者长眠再造,因此拾骨再葬。现如今赣南客家地域二次葬虽然比较普及化,但历史阶段,官方网曾一度严禁二次葬风俗习惯。尽管官方网屡发限令,但此风依然较为难改。只能依靠时间流逝渐渐地开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