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生辰八字算命网],算命大师人工一对一精准测算。本站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一测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文化

文化

新加坡的民俗风情

红梅千雪更新时间:文化 134 次
1、在新加坡,进清真寺要脱鞋。在一些人家里,进屋也要脱鞋。由于过去受英国的影响,新加坡已经西方化。但当地人仍然保留了许多民族的传统习惯。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新加坡的民俗风情”的相关问题,希望通过共的知识对您有所帮助,供大家学习。

文章目录列表:

新加坡的民俗风情

1、在新加坡,进清真寺要脱鞋。在一些人家里,进屋也要脱鞋。由于过去受英国的影响,新加坡已经西方化。但当地人仍然保留了许多民族的传统习惯,所以,打招呼的方式都各有不同,最通常的是人们见面时握手,对于东方人可以轻轻鞠一躬。

2、新加坡人接待客人是请客人吃午饭或晚饭。和新加坡的印度人或马来人吃饭时,注意不要用左手。到新加坡人家里吃饭,可以带一束鲜花或一盒巧克力作为礼物。谈话时,避谈论政治和宗教。可以谈谈旅行见闻,你所去过的国家以及新加坡的经济成就。

3、由于新加坡居民中华侨多,人们对色彩想象力很强,对红、绿、蓝色很受欢迎,视紫色、黑色为不吉利,黑、白、黄为禁忌色。在商业上反对使用如来佛的形态和侧面像。在标志上,禁止使用宗教词句和象征性标志。喜欢红双喜、大象、蝙蝠图案。数字禁忌4、7、8、13、37和69。

扩展资料:

新加坡礼仪文化

1、服饰礼仪

新加坡不同民族的人在穿着上有自己的特点。马来人男子头戴一顶叫“宋谷”的无边帽,上身穿一种无领,袖子宽大的衣服,下身穿长及足踝的纱笼;女子上衣宽大如袍,下穿纱笼。华人妇女多爱穿旗袍。政府部门对其职员的穿着要求较严格,在工作时间不准穿奇装异服。

2、仪态礼仪

新加坡人举止文明,处处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他们坐着时,端正规矩,不将双脚分开,如果交叉双脚,只是把一只腿的膝盖直接叠在另一只腿的膝盖上。他们站立时,体态端正,而不把双手放在臀部,因为那是发怒的表现。

3、相见礼仪

在社交场合,新加坡人与客人相见时,都施握手礼。男女之间可以握手,但对男子来说,比较恰当的方式是等妇女先伸出手来,再行握手。马来人则是先用双手互相接触,再把手收回放到自己胸部。

4、餐饮礼仪

新加坡人的主食多是米饭,有时也吃包子等,但不喜食馒头。马来人用餐用手抓取食物,他们在用餐前有洗手的习惯,进餐时必须使用右手。饮茶是当地人的普遍爱好,客人来时,他们常以茶水招待,华人喜欢饮元宝茶,意为财运亨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加坡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加坡礼仪文化

新加坡文化特点六大特色

新加坡的文化特点及其成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文化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华语、英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四种官方语言。官方语言是英语,各民族保留自己的语言;华语、马来语、印度语及泰米尔语。大多数的新加坡华人源自于中国南方,尤其是福建,广东和海南省。

二、文字文化

新加坡官方使用与中国大陆一致的简体汉字。但在1969年至1979年间曾短暂拥有自己的汉字简化标准,民间以简体字为主但偶尔也会出现繁体字与简体字混用的现象。新加坡的官方文字为英文,因此公函、商务往来和其他经济业务性质的书信通常以英语为主。

三、传承文化

早期离乡背井到新加坡再创家园的移民者将各自的传统文化带入新加坡,各种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仅创造了今日多民族的和谐社会,也留下了丰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

华人,刻苦耐劳的精神底蕴,勤奋实干的创业精神。他们与各族和平相处,积极融入、反馈于当地社会。中华文化精髓也深深影响着新加坡的生活形态。如欢欣多彩的农历新年,或慎终追远的清明节和传统祭祖普渡的中元节。

四、宗教文化

新加坡提倡宗教与族群之间的互相容忍和包容精神,实行宗教自由政策。新加坡佛教是全国第一大宗教,约占人口的33%,新加坡基督教徒(新教和天主教)占总人口的18%,新加坡伊斯兰教教徒占总人口的15%,教徒约有65万人,新加坡印度教的信徒约10万人,占总人口的5%。

有大约30座印度寺庙,大部分以南印度的风格为主,新加坡锡克教教徒合计只有2万余人。锡克教在新加坡有7间锡克庙,比如:中央锡克庙。

扩展资料

新加坡禁忌事项

1、不能吃口香糖

因为口香糖特别难清理,新加坡禁售、禁食口香糖,甚至禁止携带口香糖,违者会被罚款,严重的可能会被逮捕。

2、严禁在公共场所吸烟

有用黄色油漆划分出来的特定的吸烟区,在禁烟区吸烟是会被罚款的,第一次被发现最高可罚1000。酒吧、舞厅、卡拉OK和夜间场所除外。

3、地铁禁忌

严禁在地铁站和车厢内喝水或吃东西,会被罚款。因为榴莲味道太重,所以严禁携带榴莲进入地铁或者公交车。

4、禁止在机场付小费

新加坡不鼓励小费,机场是完全禁止的,酒店和餐馆的帐单会列出服务费(10%)。

5、不要当面拆礼物

这在新加坡,是不礼貌的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加坡

新加坡人文特色

一、语言: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4种官方语言,即是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新加坡宪法》明定马来语为新加坡的国语,主要是尊重当地原住民所使用的语言。由于内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采用英语,作为主要的通行语和教学语,因为新加坡种族多、语言杂,四大族群中,没有一种语言有近半数的他族人懂得,选择任何一族语言做为主要语言,均会引起他族的不满。英语虽本为殖民地的语言,但有过半数的各族人懂得,较易为各族人所接受。新加坡华裔的籍贯相当繁杂也趋于多样化,华人民间也通行各种汉语方言,基本上35岁以上的新加坡华人都通晓几种方言,包括闽南语(福建话)、潮州话、广府话、客家语、福州话、莆田话和海南话等。为了扭转不同籍贯的华人使用方言的习惯,政府在1979年推广“讲华语运动”,这个运动推行了30多年,当前很多的华人能说普通话。[3] 虽然新加坡多年来努力不懈地推展讲华语运动,但政府仍保留方言新闻这一块,听众至今仍可从城市频道,收听到6种方言新闻播报,让听不懂普通话的年长者,能掌握国家大事或时事新闻,不至於脱节。

二、人口结构

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来区分:华人(汉族)占了人口的74.2%,还有马来族(13.3%)、印度裔(9.1%)和欧亚裔/混血(3.4%)等公民。大多数的新加坡华裔的祖先源自于中国南方,尤其是福建,广东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闽南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还有峇峇、娘惹等。新加坡人口密度7615人/平方公里,人类发展指数为0.901。

三、文化传承

早期离乡背井到新加坡再创家园的移民者将各自的传统文化带入新加坡,各种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仅创造了今日多民族的和谐社会,也留下了丰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华人,刻苦耐劳的精神底蕴,勤奋实干的创业精神。他们与各族和平相处,积极融入、反馈于当地社会。中华文化精髓也深深影响着新加坡的生活型态。如欢欣多彩的农历新年,或慎终追远的清明节和传统祭祖普渡的中元节。当然风行于华人文化的风水之说,也可反映在新加坡的多项建筑设计里面。

四、宗教

新加坡佛教是全国第一大宗教,约占人口的33%。新加坡境内寺庙林立,属于北传佛教的寺院超过一百五十所,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约有二十余所,当中新加坡双林寺既是新加坡第一座寺院,也是最大的丛林之一。

新加坡道教占了人口的11%,境内合共有大小庙宇300余间。早年南来谋生的华人移民带来了他们的宗教信仰与习俗,潮侨和闽帮所创建的粤海清庙和天福宫还有收藏光绪帝御赐的墨宝,他们也获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存奖状。 此外四马路观音堂也是新加坡最著名、香火最鼎盛的庙宇之一,庙堂内几乎每天都有人潮。

新加坡基督教徒占总人口的18%,在新加坡草创初期,海峡华人族群、海外传教士和西方商人对两个教会的发展作出独特贡献,新加坡天主教教会也先后开办学校、医院、公益组织等来照顾弱势族群的利益。两个教会最早修建的教堂是亚美尼亚教堂和圣安德烈教堂

新加坡伊斯兰教教徒占总人口的15%,教徒约有65万人。马来人或巴基斯坦血统的信徒基本上属于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另外也有少部分的印度人和华人信奉回教。新加坡建有回教堂共80座,当中较为著名的有哈贾法蒂玛回教堂和苏丹回教堂。

新加坡人文特色

新加坡国情特色文化

对外关系

立足东盟,将维护东盟团结与合作、推动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放在外交工作重要地位;面向亚洲,注重发展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日、韩、印度等国的合作关系;奉行“大国平衡”政策;积极开展经济外交。成功倡议和推动亚欧会议,并成功主办首届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和第xx届亚欧外长会议。率先呼吁召开东盟—中、日、韩非正式首脑会晤,积极推动兴建亚洲铁路网,并决定竞选2001年~2002年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截至1997年5月,已与15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交和领事关系。

[同我国的关系]

1990年10月3日建交。1997年,中新关系取得新进展。4月~5月,吴作栋总理对华进行工作访问。10月,吴作栋总理访问香港特别行政区。11月~12月,内阁资政李光耀访华。10月,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陈庆炎访华。11月,内政部长黄根成首次率人民行动党代表团访华。8月,李鹏总理访新。1999年-2000年中国和新加坡领导人陆续访问新加坡和中国。双方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1997年,中新贸易总额87.9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额为4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2%,进口额为4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9%。新对华投资业务发展迅速,两国间有苏州工业园区等一批大型合作项目。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陈宝鎏。馆址:70—76 Dalvey Road 1025.电话:(0065)—7343200.商务处:7343307.签证处:7353867.

新加坡驻华大使:陈燮荣(Chin Siat Yoon)。馆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秀水北街1号。电话:65323926.

[同美国的关系]

1966年4月4日建交。重视对美关系,与美国有良好的双边关系。1月,三军总长马士强访美。2月,美助理国务卿帮办莱曼访新。7月,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新。9月,吴作栋总理访美。11月,外长贾古玛访美。

[同日本的关系]

1966年4月26日建交。1997年,两国关系取得新进展。1月,日首相桥本龙太郎访新,提出旨在“重建日本与东盟21世纪伙伴关系”三建议:领导人频繁举行对话、通过合作弘扬独特文化与传统、共同应付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合作达成协议,成立新日商业理事会和政府间行动议程委员会,决定开展两国政府间官员交流,继续为第三国提供技术援助。5月,贾古玛外长访日,与日本外相池田行彦举行会谈,签署“新日21世纪伙伴关系”备忘录。同月,李光耀资政访日。8月,吴作栋总理访日。11月,副总理李显龙访日。

[同马来西亚的关系]

1965年9月1日建交。重视同马来西亚的传统关系,经贸关系密切。1997年3月,李光耀资政关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治安“臭名昭著”的言论致使两国关系出现风波。李“毫无保留地向马来西亚政府和人民道歉”,马内阁接受其道歉。4月,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陈庆炎赴马出席“五国联防”第xx届国防部长会议,会见了马哈蒂尔总理。5月,贾古玛外长赴马出席东盟外长特别会议,与马外长巴达维举行会谈。

[同印度尼西亚的关系]

1966年1月1日建交。重视同印尼的关系。3月,贸工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李玉全访问印尼。8月,国会议长陈树群出席印尼独立52周年庆典。10月,吴作栋总理访问印尼。

[同菲律宾的关系]

重视发展同菲律宾的关系。1997年2月,菲海军总司令桑托斯访新。6月,吴作栋总理访菲,与拉莫斯总统共同出席了两项新菲合作计划协议签字仪式并宣布启动“新菲行动计划”。10月,菲武装部队参谋长阿塞德拉访新。8月,菲国防部长德比利亚访新。

[同泰国的关系]

往来密切。1997年2月,泰外长巴蜀访新。3月,泰国会兼下议院议长马德访新;泰总理差瓦利访新。4月,贾古玛外长访泰。6月,吴作栋总理访泰。11月,泰空军部长达那尼访新。

[同越南的关系]

1997年,两国关系继续发展。5月和8月,新闻及艺术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杨荣文两次访越,在其第二次访问中,与越签署兴建越新工艺训练中心谅解备忘录。

[同澳大利亚的关系]

1997年3月,澳总理霍华德访新。8月,澳外长唐纳访新。

[同欧盟的关系]

重视同欧盟的关系。1997年2月,英外交大臣里夫金德访新。8月,英外交大臣库克访新。9月,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陈庆炎访问英国和瑞典。10月,意大利总理罗马诺访新;同月,吴作栋总理访问丹麦。11月,瑞士联邦委员会副主席兼外长科蒂访新;同月,贾古玛外长访英。

新加坡国情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