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生辰八字算命网],算命大师人工一对一精准测算。本站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一测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文化

文化

立秋有什么民俗(立秋的农事活动有哪些)

夜踏笙歌更新时间:文化 142 次
立秋的风俗:秋忙会、秋社、啃秋。1、秋忙会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立秋有什么民俗(立秋的农事活动有哪些)”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知识。可以在通过搜索获得更多知识。

文章目录列表:

立秋有什么民俗

立秋的风俗:秋忙会、秋社、啃秋。

1、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实现目标是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

2、秋社

秋社原是秋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目标已完成,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3、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要是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叫hold住了,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

三伏天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入伏后,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

伏天的长短主要在中伏的差别上,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出现的时间不同,所以导致中伏的天数也不相同,中伏时间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有20天,于是就有了有些年份的伏天是30天,有些年份是40天,两种情况。

立秋的农事活动有哪些

四季的主要农事活动是:春季耕田、播种、插秧、积肥;夏季收割小麦和油菜;秋季收获;冬季搭建大棚。

1、春季

春季气候回暖是播种作物的最好时期,主要农事有耕田、播种、插秧、积肥等,是种植油菜、大蒜、小麦、棉花等作物的好时期,许多作物主要都是在春天播种,此时也可以栽树和整修水渠。

2、夏季

夏季气温较高,在北方地区夏天的农事有收割小麦和油菜,播种花生、玉米、大豆等作物,同时还需要修剪果树和浇水、除草等,南方地区此时种植水稻,除草、喷洒农药,放置小麦遭受病虫害的侵蚀。

3、秋季

立秋后天气转凉,温度湿度都适合种植北方的冬小麦,另外也要给南方的晚稻田施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成熟的作物有大豆、玉米、棉花等,促进果树的花芽分化,积攒养分,提高抗寒能力,有助于来年春天长势更旺盛。

4、冬季

冬季气温降低大多植物都会进入休眠期,在冬天是搭建好大棚,帮助蔬菜作物越冬,浇足越冬水追施肥料,改善田间环境,避免冻害的发生,这时没有农活,检查农具及时修理或更换,收集落叶制作肥料。

不同农作物农事活动的注意事项

1、水稻

水稻方面日均气温稳定在8℃以上时可以开始播种旱育秧。播种前,首先选择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菜园或旱作地作苗床,播种前20天每亩施45%三元复合肥50公斤、氯化钾5公斤、尿素10至15公斤培肥苗床;在播种前10天耕翻做畦,畦宽1.2米,沟宽40厘米,沟深15至20厘米。

2、玉米

玉米方面提倡肥团育苗技术,可节省种子、地膜,并具有抗旱、抗寒的优势。栽培应选择背风向阳、距大田近的田角地头建床,不要选择在风口或会渍水的地方。每亩用塘泥土、菜园土、山坡表皮肥土等500公斤、细碎腐熟优质农家肥25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作为营养土。

3、蔬菜

蔬菜方面惊蛰后可播种露地地膜覆盖栽培的黄瓜、西葫芦、冬瓜等。播种时,可采用32穴或50穴的塑料穴盘育苗,也可用8×8厘米规格的营养钵育苗。育苗时应选用质量好的育苗专用营养土,也可以用草炭、蛭石自己配制基质。

立秋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一、立秋的来历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汉代沿承此俗,并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后来代代相传,立秋逐渐成为了一个反映季节的传统时节。

二、立秋的风俗

1、祭祀土地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2、啃秋瓜: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3、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立秋气候变化

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季节转换,南方地区的降雨量、风暴、干湿度等变化明显。

北方地区,变化明显的是气温。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

关于立秋的民俗活动

立秋的风俗活动有:吃西瓜、晒秋、贴秋膘、秋社、喝立秋水。

1、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

2、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

3、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

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