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生辰八字算命网],算命大师人工一对一精准测算。本站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一测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文化

文化

端午风俗图片(端午节的意义和价值)

荒岛晴空更新时间:文化 249 次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国面积宽广,有南北方之分,南北方的差异也是很大的,那么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节北方风俗是什么。

文化介绍了很多关“端午风俗图片(端午节的意义和价值)”的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文章目录列表:

端午风俗图片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国面积宽广,有南北方之分,南北方的差异也是很大的,那么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节北方风俗是什么,南北方有什么区别?

端午节北方风俗是什么

1、端午食粽

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讲,只要吃上了粽子,就算过上了五月节。粽子也是一种节日礼品,有钱者可包入多种果料,钱少者也可以包清水粽,既是节令食品,也可以当正餐。

2、佩五彩粽子和香囊祈福禳灾

五彩粽子的内壳是用硬纸叠成的,一般在2公分左右,外面缠上五彩丝线,连成一串。五彩粽是很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为节日带来祥和的气氛。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3、乘水临风,登高望远“辟毒”

我国自古有“南船北马”之说,南方远行靠船,北方远行靠马,所以南方端午节赛龙舟,而北方在金代曾有骑马射柳的习俗。抚顺新宾满族农家,有许多人将五月初五称为“药香节”。妇女们唠起家常都说:“五月节”天不亮采来的草药可灵了。还有的说这天露水就好像灵丹妙药,若是用这天早晨的露水洗眼睛,保你一年眼睛明亮,如同圣水一般。

南方人怎么过端午节的

1、吃粽子

过端午节时吃粽子的习俗,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的。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仍然在延续这一习俗。粽子在制作方面有不少花样,南方粽子的形状丰富,有三角形、火炬形、锥形、方形,玲珑精致的外表,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馅料上,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肉粽为代表。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醎,南方的粽子甜少醎多。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煮熟以后没有竹叶的清香。

2、辟邪用物

在端午节纪念活动中,还有驱邪的习俗,在南方,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为主。据介绍,端午挂艾、悬菖蒲,非常于春节放鞭炮。古人还有佩戴香囊的习俗,香囊内装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

以往汨罗江畔的居民还有“抢龙水”的风俗。村民们挑着水桶,来到汨罗江边抢水,谁抢到第一桶水,用这桶“龙水”洗头,头发就会变得更好,洗脸能达到明目的效果,给孩子们洗澡还能驱邪。

3、运动竞技

南船北马。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赛龙舟成为南方独一无二的端午过节习俗。作为当之无愧的龙舟故里,汨罗的龙舟赛自然不容错过。号子震天,龙旗飘舞。接到开始的指令后,千帆将于同一始点竞发。

随着船头鼓手或快或慢的鼓点,整条船的龙舟手边吆喝边舞桨,恢弘的气势足以震出远山的回响。赛龙舟的时候,不只是参赛的选手,就连观赛的岸边居民,也兴高采烈,即便不相识,但却不影响他们为相中的龙舟鼓劲呐喊。

端午节南北方有什么区别?

★吃粽子的区别:南方醎北方甜

首先是粽子的不同,南北方饮食文化一个显着的差异就是“南甜北醎”,但是南北方的粽子却突破了这个樊篱,南方吃醎粽、北方吃甜粽。

南方粽子形状多姿——三角形、火炬形、锥形、方形,外表的玲珑就先吊足了吃货们的胃口。南方粽子馅料丰富,完全可以和北方的水饺相媲美,如鲜肉、火腿、腊肉、蛋黄等,醎味是南方粽子主打。北方人也爱吃粽子,粽子蘸白糖,甜甜糯糯,十分可口。

★习俗的区别:南船北马

我国自古有“南船北马”之说,南方端午赛龙舟,北方则有踏柳赋诗的习俗。

古时每当端午来临,北方的地方官府都会邀请城中士大夫骑马至郊外,宴饮赋诗,纪念屈原,这种活动被称为“踏柳”。发展到现在,端午踏柳吟诗的习俗在北方依然存在,有些地方会举行大规模的端午爱国诗文活动,大家聚集在一起吟诵诗文,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免责声明:此文和图片转载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内删除。

端午节的意义和价值

过端午节的意义就是弘扬以及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就是为了纪念屈原,他的那份爱国情怀被世人所称赞,同样他在历史上也有着无比重要的贡献,自屈原起个人风格的诗词歌赋被世人所接受。在其一生中每时每刻充斥着对自己国家的热爱。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

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的意义和价值

端午节由来和传统风俗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如下:

一、来历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流传最广的一种是纪念屈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享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寒。

二、习俗

1、赛龙舟

赛龙舟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这是民间信仰中崇拜龙的一种形式,借龙的神威祈福、辟邪。赛龙舟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环节。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

2、吃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传统习俗之一,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方状等。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北方大多以吃甜棕为主,南方则更偏爱咸粽。

3、佩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在南方一些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4、跳钟馗、悬钟馗像

跳钟馗是一种民间舞蹈,又称“嬉钟馗”,源自北宋,是古徽州遗存下来的一种传统民俗表演,体现了民众崇尚钟馗的刚正不阿和祈盼除害降福的美好愿望。在民间,钟馗是避邪扶正的象征,端午跳钟馗,寓意为消除五毒,四季平安,人寿年丰。

钟馗捉鬼是流行于江淮地区的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5、栓五色丝线

五色丝线,俗称五色丝、五彩丝。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端午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拴上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的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还有一种说法,是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给带来一年的好运。

6、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极为盛行。雄黄是一种中药材,能治百虫毒、虫兽伤,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等俗语。但现代科学研究标明,雄黄酒外用尚可,内饮则有害,需慎重。

关于端午节风俗的照片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们汉族人民延续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午日节、端午、重五、艾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尽相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大致还是相同的。下面列举一些习俗,来告诉大家。

1、佩戴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2、拴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3、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4、涂雄黄酒:

端午前后,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都已步入梅雨季节,天气条件有利于蚊蝇、害虫的活动和繁殖。而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在端午节,将雄黄掺在酒里制成雄黄酒,甩洒在居室的墙角和床下,具有较强的灭蚊和杀虫作用。由于雄黄能从皮肤吸收,外用亦不宜大面积涂擦,以防中毒。

5、插艾蒿

相传西周时每逢五月初五,人们便在门户上插挂艾叶(也称人文艾蒿)和菖蒲,意为攘毒气、避邪气。此习俗历代相传,至今本溪地区的人们仍沿习这一习俗。

五月初五日,居住在东北的汉、满、回、朝鲜族等民族,都在清晨太阳未出时,家家房檐遍插艾蒿,门楣插桃树枝,枝上系以黄布缝制的小猴子和青麻捆扎的小扫帚。儿童的手腕、脚腕和颈上都结双五色线。男男女女多早起,结伴去山野、河边,趟露水,用长流水洗脸,拔艾蒿盘顶头上,俗谓免灾祛病。

虽然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传说,有说是纪念屈原的,有说是纪念伍子胥的,更有说是纪念曹娥的,我们无从考证,但是端午节的这些习俗是一代接着一代传下来的。如果大家还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