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生辰八字算命网],算命大师人工一对一精准测算。本站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一测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文化

文化

贵州歌谣民俗(贵州童谣地方特色)

笑天涯更新时间:文化 121 次
十五、竹枝词六组 1. 灵 山 卫 灵山卫,灵山卫, 几度梦里空相会。 未曾忍心搁下笔。

文化介绍了很多关“贵州歌谣民俗(贵州童谣地方特色)”的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文章目录列表:

贵州歌谣民俗

十五、竹枝词六组

1. 灵 山 卫

灵山卫,灵山卫,

几度梦里空相会。

未曾忍心搁下笔,

满纸都是血和泪。

灵山卫,灵山卫,

一草一木皆憔悴。

闻说灵山高千尺,

难觅一朵红玫瑰。

灵山卫,灵山卫,

多少情系天涯内?

日日空见雁南飞,

不见故人心已碎。

灵山卫,灵山卫,

一年一度寒星坠。

遥望去年星在北,

今年寒星又是谁?

灵山卫,灵山卫,

灵山何处无血脉?

且听夜半松涛声,

诉说昨日功与罪。

2. 周庆进

灵山客,灵山客,

独自去游天上月。

本欲带上花一朵,

无奈山上百花谢。

灵山客,灵山客,

群仙为谁来鼓瑟?

遥闻天上鼓瑟声,

声声悲愤声声切。

灵山客,灵山客,

舍身忘情情益烈。

不闻雄舟从君走,

唯见潮起潮又落。

灵山客,灵山客,

从此相伴唯黄鹤。

昔日良弓和骏马,

至今无人能骑射。

灵山客,灵山客,

悠悠长恨何时灭?

李波欲掬灵海水,

泪水和流到长夜。

3.花 语

吾本是,荷花女,

衷肠未诉泪如雨。

君若看到荷花泪,

可知荷花几多苦?

吾本是,荷花女,

只是与君心相许。

今宵为君把歌唱,

句句都是伤心曲。

吾本是,荷花女,

朝朝暮暮为君舞。

看尽人间多少事?

知己只有吾和汝。

吾本是,荷花女,

梦里与君做诗侣。

但愿天下有情人,

总有一天成眷属。

吾本是,荷花女,

一片芳心请记取。

他年荷花盛开日,

朵朵带去吾祝福。

3. 黍 离

风也奇,雨也奇,

风雨之中话黍离。

黍离声声不忍闻,

闻之含泪皆离席。

风也奇,雨也奇,

纵横四海无强敌。

看淡人间生与死,

坦然面对枪林逼。

风也奇,雨也奇,

甘以鲜血溅胡逆。

苍天为你唱挽歌,

大地为你致悼辞。

风也奇,雨也奇,

留下此恨恨无极。

来生亲率百万兵,

长白山下雪国耻。

风也奇,雨也奇,

神州因你而风靡。

振古铄金百万年,

今日风靡又一时。

4. 苇编五绝

芦苇高,芦苇长,

芦花似雪雪茫茫。

芦苇最知风儿暴,

芦苇最知雨儿狂。

芦苇高,芦苇长,

芦苇荡里捉迷藏。

多少高堂名利客,

都是当年放牛郎。

芦苇高,芦苇长,

隔山隔水遥相望。

芦苇这边是故乡,

芦苇那边是汪洋。

芦苇高,芦苇长,

芦苇荡边编织忙。

编成卷入我行囊,

伴我从此去远航。

芦苇高,芦苇长,

芦苇笛声多悠扬。

牧童相和在远方,

令人牵挂爹和娘。

5. 峨眉山

峨眉山,峨眉山,

吾今为你谱新篇。

山上一曲《红梅赞》,

山下一曲《相见欢》。

峨眉山,峨眉山,

处处秀色皆可餐。

峨眉一山有四季,

峨眉十里不同天。

峨眉山,峨眉山,

冰清玉洁似婵娟。

峨眉风情千万种,

奈何独自守西川?

峨眉山,峨眉山,

峨眉千载无烽烟。

不与群峰争险峻,

只为社稷保平安。

峨眉山,峨眉山,

虚无缥渺天地间。

云游四海三十年,

至此方知天地宽。

参考资料:《诗词三百首》,作者:白玉

贵州歌谣民俗

贵州童谣地方特色

什么叫飞歌

苗族民歌的一种,苗语称“恰央”,流行于贵州东南苗族地区。是青年男女互相邀请出寨游方时唱的山歌体歌曲。曲调高亢,节奏自由,曲式短小。歌词五字一句,一首歌只有四、五句,台江地区的,曲调开朗,多为徵调式,由两人齐唱或独唱。革一地区的,曲调柔美,多为羽调式,两人重唱,每句开始用轮唱形式,第二小节即以同度齐唱。此外,施洞、覃高、孝弟等地区的,也各有其独特的风格。唱法均用真声,无伴奏。

船歌和摇篮曲简介

--------------------------------------------------------------------------------

日期:2005-9-22 8:44:41 来源: 编辑: 27

动画广告征集中

著名的“水上之城”威尼斯有一种平底狭长的小船,叫做“贡多拉”。船歌就是起源于贡多拉船工所唱的歌,广泛流行于意大利。十九世纪成为一种人们所喜爱的浪漫抒情曲体裁。船歌的曲调淳朴流利,优游自在,通常为6/8拍子,强拍和弱拍有规则地交替和起伏,描写船的摇曳晃动。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中的船歌,是一首典型的威尼斯贡多拉船歌。在月光明朗的夜里,诗人霍夫曼的朋友尼克劳斯和诗人的情人朱丽叶塔坐着贡多拉,徜徉在威尼斯的运河上,唱着这首二重唱,象微波荡漾一般上下起伏的曲调,紧密配合着一摇一摆的伴奏音型。全曲分三段,从“吹吧,微风”开始是第二段。第三段的曲调和歌词,都是重复第一段。最后,朱丽叶塔和尼克劳斯唱着“啊”字,互相呼应。歌声渐渐消失在晚风中。

船歌除声乐曲外,还有器乐曲。器乐曲中的船歌,是一种抒情小品,和声乐曲的船歌一样,具有歌唱性的抒情旋律和摇晃动荡的伴奏音型,也常常用6/8拍子写成。门德尔松的钢琴曲《无词歌》中,有三首《威尼斯贡多拉歌曲》,其中第一首《g小调无词歌》是1830年在威尼斯写的。音乐清新流利,优美生动;婉转如歌的曲调和摇曳起伏的节奏贯穿全曲,塑造了水面上轻舟荡漾的音乐形象。

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里也有一首船歌。1876年,柴可夫斯基应彼得堡《小说家》月刊发行人贝纳德的约请,每个月为《小说家》的音乐附刊写一首钢琴曲。贝纳德按照十二个月令的时序,选定了十二首诗,提供给柴可夫斯基,作为十二个曲子的标题。其中六月用了普列谢耶夫的一首诗:

走向河岸——那里的波涛将喷溅到你的脚跟,

神秘的忧郁的星星会照耀着我们。

柴可夫斯基根据这首诗,写成了一首船歌。全曲分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同一个主题,旋律深情婉转,略带忧伤,象一首浪漫曲。虽然没有用6/8拍子,但4/4拍子从强拍到弱拍一摇一摆的节奏。同样体现了轻舟荡漾的形象。中段速度转快,节奏也活跃起来,并从小调转入了大调,从四拍子过渡到三拍子,写出了“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形象;歌声桨声,溶成一片,还可以听到浪花飞溅的音响。第三段的旋律,在每个乐节的收尾,加进了陪衬的声部,原来的“独唱”,变成了“二重唱”;歌声此起彼落,表现得更为气韵生动。最后,小船渐渐离去,波浪轻微的拍击声消失在远方。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伴奏中往往模仿摇篮摆动的律动。由于摇篮曲和船歌的节奏很接近,又都具有抒情歌唱性的旋律和安静药气氛,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所以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在他的《家庭交响曲》的摇篮曲中,采用了门德尔松的《船歌》旋律。《家庭交响曲》是写作曲家家庭生活中的一天的。摇篮曲是其中的一段。在这段音乐中有两个旋律:一个是代表孩子的旋律,也就是孩子主题。由古双簧管、大管和加了弱音器的中提琴奏出。古双簧管所吹的音比现在的双簧管低一个小三度,是一种A调的双簧管。另一个是摇篮曲的旋律,它是描写母亲的歌来的。由低音单簧管吹出,开头两小节就是门德尔松的《g小调无词歌》的旋律。作者用复调的手法,把这两个旋律结合在一起。支持着这两个旋律的,是描写摇篮摆动的节奏音型,由两个大管吹出。在这段音乐的末了,我们可以听到钟鸣七下,是由钟琴奏出的。这时大提琴上出现了父亲的主题,小提琴上出现了母亲的主题,描写父母以祝福的眼光,投向甜蜜入睡的孩子。

摇篮曲也象船歌一样,既有声乐作品,又有器乐作品。6/8拍子也是摇篮曲的典型节拍。如下面的一首6/8拍子的声乐摇篮曲,作曲者据说是莫扎特。这首歌是以一个两小节的短小旋律作为主题核心发展而成的,音调明朗热诚,充满对孩子未来的希望。描写摇篮轻轻摆动的节奏,从头贯穿到底。歌中唱道:

睡觉吧,我的宝贝,小蜜蜂已经休息,

小鸟儿也已回巢,花园里多么安温。

月亮在天上微笑,一片银光多美丽,

透过窗户照着你,睡觉吧,我的宝贝,

快睡,快睡!

除了6/8拍子的摇篮曲外,三拍子和四拍子的摇篮曲也都可以利用和声和节奏的手法,来描写摇篮的摆动。舒伯特的《摇篮曲》是利用稳定和弦和不稳定和弦的不断交替,来体现摇篮摆动的效果的。这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音乐充满无限的温存和抚爱。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是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的。这也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曲调温柔美丽,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亲切祝愿:

1.晚上好,夜里好,

玫瑰花、丁香花都已闭上眼,

你也快睡觉。

到明天,大清早,

又是会说会跳。

2.晚上好,夜里好,

天使在守卫你,睡吧,

圣婴树会在梦里出现。

睡得香,睡得甜,

你会梦见乐园。

作曲家常常把摇篮曲采用到歌剧中去。如法国作曲家戈达尔在歌剧《约塞兰》中就写了一首摇篮曲。但它的对象不是婴儿,而是一个垂死的女人。这是一首具有歌剧音乐特点的抒情歌曲。全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相当于歌剧中的宣叙调,第二部分相当于歌剧中的咏叹调。宣叙调是以语言音调为基础的朗诵调。这首摇篮曲的第一部分具有宣叙调的性质,但有严整的三拍子节拍,不象真正的宣叙调那样节奏自由。咏叹调是歌剧中的抒情性或戏剧性独唱曲。这首摇篮曲的第二部分具有抒情咏叹调的某些特点。但并不具备咏叹调常用的三段式结构。歌剧《约塞兰》取材于法国诗人拉马丁的诗,叙述修道院的修土约塞兰在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时,藏身在陶菲尼山谷的鹰洞里。贵族少女劳伦丝也化妆成一个男孩,躲避到这个山谷里来,约塞兰把她藏在自己藏身的鹰洞里,发现她是一个少女,两人相互发生了爱情。劳伦丝提醒他不要忘记自己是个修土,于是约塞兰就和劳伦丝分手,回到修道院去了。多年以后,约塞兰在巴黎被邀请去为一个垂死的女人做忏悔,这个女人就是劳伦丝,她临终表示希望和约塞兰在天上结合。这首摇篮曲是约塞兰为劳伦丝唱的安眠曲。第一部分是宣叙调性质的独白。第二部分是四拍子的摇篮曲,伴奏描写摇篮的晃动。

除了为人声创作的摇篮曲外,还有为各种乐器演奏而作的摇篮曲。这种器乐摇篮曲在内容和规模上都比声乐摇篮曲有更多的发展。器乐摇篮曲不是限于催眠和描写婴儿入睡,而更多的是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刻划宁静而富于诗意的精神境界。肖邦的摇篮曲是一首意境深远的钢琴音诗。左手从头到尾是一个稳定和弦和一个不稳定和弦的不断反复。描写摇篮的摆动,这种不断反复的短小旋律或和声,叫做固定动机。右手是一个乐句的不断变奏,全曲根据一个乐句的旋律,用变奏的手法连绵不断地展开;在固定动机的衬托下,由一声部单独进行发展为二声部重迭;由单纯的、匀称的节奏发展为轻巧的华彩旋律。右手好象风吹杨柳,婆娑起舞;而左手则象稳固的树干,岿然不动。全曲始终保持着安静的气氛,而又充满微妙的色调变化。法国作家大仲马在一部戏剧作品中讲到肖邦的摇篮曲时,有一段生动的描写,他说:“静穆的音乐渐渐弥漫于大气之中。把我们笼罩在同一种感觉里,这种感觉可以比得上洗过土耳其浴后,一切意识都被驱散,进入了一种平静状态。这时和谐地耗损了的身体,除了需要休息以外,再没有别的欲望;心灵看到囚禁它的牢门已经统统打开,要到哪里就到哪里去,但它总是趋向于蓝色的梦境。”

国民歌分类-对音乐欣赏常识的补充

中国民歌有多种分类法。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3大类。在有些学者的论著中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

按民族和区域的风格色彩分类。中国有56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色彩相距甚远。一些人数较多、居住地域较广的民族,如汉、蒙古、藏、壮、维吾尔等族,还可根据其不同地区民歌的音乐特色划分为若干色彩区。如汉族民歌大致可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8个色彩区,其中前3个地区属北方片,第4至第6属南方片,第7、第8属南北过渡地区。也有将南方片及过渡区分为云桂黔、川湘鄂、江浙、闽粤台等4个地区。分法不一,各有各的依据。

风格色彩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的风格色彩、音乐与民俗的关系等问题。按题材内容分类有助于认识、研究民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此外,还有根据历史发展时期分类,或出于某一专题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特殊分类。

中国民歌的分布

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民歌的不同风格色彩,中国民歌大体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风格色彩区。

1.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2.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

3. 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

4.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

5.东北受萨满教影晌的狩猎文化民歌区;

6.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

7.中原及东部沿海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区。

至于每个民歌区的民歌分类。由于民族不同,各自有其传统的分法,不可能划一,只能存异。

1.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处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民歌为代表。蒙古族历来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以及阴山以北地区,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牧歌、思乡曲、赞歌等大多属于长调。闻名的曲目有《辽阔的草原》、《牧歌》等。“短调”主要流行在西部、南部半农半牧区,其特点是结构短小,节奏规整,不少叙事歌、情歌、婚礼歌都属于“短调”。著名的短调民歌有《森吉德马》、《小黄马》等。草原文化民歌的共性是表现出草原牧民的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情感与性格。此外,在西蒙还有一种“蒙汉调”(蛮汉调),它是蒙、汉两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流的产物。流行于河套一带的“爬山调”也是蒙、汉民族共同喜爱的歌种。

2.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地处新疆,以维吾尔、哈萨克民歌为代表,它受过来自中亚伊斯兰传统文化的影响,与阿拉伯音乐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歌舞艺术以“十二木卡姆”闻名于世。民歌有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四大类。维吾尔民歌在音调方面包括了中国音乐、阿拉伯、欧洲三种音乐体系,它是中国民歌音调多元化来源最突出的一种。有不少民歌是与舞蹈相结合的,具有活泼、风趣的格调。闻名中外的民歌有《阿拉本罕》、《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送我一朵玫瑰花》等。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北疆,从事牧业。民歌可分为三大类:(l)词曲固定的民歌(包括牧歌、狩猎歌、情歌、宗教歌等);(2)即兴填词的民歌(包括山歌、渔歌、谜语歌等);(3)习俗歌(包括婚礼歌、哭嫁歌、送嫁歌等)。其中以情歌数量最多,大都表现情人离别的痛苦和祝福。哈萨克民歌中有中国音乐和欧洲音乐两种体系。中国音乐体系以宫、羽调式最多。闻名全国的有《玛依拉》、《等我到天明》等。

3.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的部分藏族聚居地区。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凤俗歌、颂经调五大类。民歌演唱活动大都与佛教节日有关,民歌中不少是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如“囊玛”、“堆谢”、“果谢”、“锅庄”等歌舞品种。音乐属于中国音乐体系,民歌一般特点为热情、开朗、诚挚、动人,极富高原特色,节奏律动性强。闻名的民歌有《北京的金山上》等。《北京的金山上》原来是一首箭歌(即狩猎歌),最初流传在西藏的东南部林区。如今成了流传全国的新民歌。

4.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一带。有二十几个不同民族聚居在这里。该区民歌有着不同层次的古老文化特征,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民歌大多为“诗、歌、舞”相结合的演唱形式,内容复杂多样,同时存在着不同历史阶段的民歌。由于许多民族没有文字,民歌成了他们记载历史、传播知识以及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所有这些都反映出特殊的、多层次的文化现象。这一地区代表性民歌是多声部民歌。多数民族都有二声部、三部民歌。民歌的分类有“大歌”、“小歌”。大歌以侗族、布依族、壮族等民族的最闻名,大歌又分男声、女声、童声三种,男声大歌一般节奏性较强,曲调明快。女声大歌节奏较自由,旋律细腻、柔和。小歌除二声部外也有单声部民歌。内容以爱情为主,一般是青年男女在室内用小嗓轻声唱。此外还有古歌,以苗族的古歌历史最悠久。内容叙述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游方的起因等。曲调富于吟诵性,歌唱者多为老人。侗族大歌50年代即闻名全国,其他民歌如《桂花开放贵人来》、《阿细跳月歌》等,也都是有代表性的曲目。

5.东北部受萨满教影响的狩猎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包括东北大、小兴安岭一带,以鄂伦春族民歌为代表(包括鄂温克、赫哲、达斡尔、满族筹),鄂伦春族在1949年前还保留着不少原始社会的痕迹。这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过去以狩猎为生,每当狩猎满载归来,或者民族节日,都要进行歌舞狂欢。他们的民歌可分为三大类:(l)山歌,(2)歌舞曲,(3)萨满调。山歌又分“长调、“短调”,“长调”高亢刚健,节拍自由;“短调”曲调平稳,节奏规整。歌舞曲大多为一领众和形式。萨满调是为请神、跳神、祭祖、葬礼时唱的歌,曲调吟诵式,多为领和。鄂伦春民歌为五声音阶。以宫调式、羽调式居多。他们最喜爱的民歌有《额呼兰.德呼兰》,是一首歌颂大自然的歌。此外《鄂伦春族小唱》在全国也很闻名。

6.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的黄河上游地区,有汉、回、土、撒拉、保安、东乡、藏、裕固等民族聚居的区域。自古以来属于半农半牧文化范畴。历史上曾经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东西文化交流较早,由于长期的多民族交化交融,产生了八个民族并有的歌种——“花儿”。该区民歌可分“家曲”,“野曲”两大类,“家曲”包括各种酒曲、宴席曲、小词、秧歌等;“野曲”包括“花儿”在内的各种山歌、牧歌等。野曲只能在室外唱。“花儿”为代表性歌种,曲调高亢悠长,格调深沉婉转,气质粗扩、淳朴。不论哪个民族都使用汉语演唱,而各民族有自己的衬词,中外闻名的曲目有《上去高山望平川》。

7.中原及东部沿海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区

汉族民歌区在六个区中属于最大的一个,从寒冷的北方到亚热带的南方,从西北高原、西南高原到东部沿海平原,地理条件、风俗习惯、生活、生产方式多种多样。语言虽同属汉语,但各地方言不同。东、西、南、北差异很大,民歌的风格特点也呈现出多种特征。另一方面汉族在北方草原民歌区、西北半农半牧民歌区以及西南高原多民族民歌区都有千万以上的人口,因此,民歌区部分重叠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基于以上情况,汉族民歌区又可以分为十个支区和一个特区。

(l)东北都平原民歌支区;

(2)西北部高原民歌支区;

(3)江淮民歌支区;

(4)江浙平原民歌支区;

(5)闽、台民歌支区;

(6)粤民歌支区;

(7)江汉平原民歌支区;

(8)湘民歌支区;

(9)赣民歌支区;

(10)西南高原民歌支区,

(11)客家民歌特区。

汉族民歌品种繁多,仅其不同的社会功能可以分为十大类:即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田歌、渔歌、茶歌、秧歌(包括灯歌)、风俗歌、儿歌、摇儿歌。

(1)东北部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东北都、苏北北部等黄河下游地带,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区,基本上是一个沿海平原地带。自古以来黄河下游属于文化比校发达地区。根据风格上的微小差异,该区又可分为两个小区,山东、河北及河北、苏北的一部分为第一小区;辽、吉、黑为第二小区。第二小区实际是第一小区的移民区。所以民歌同属近似风格。全区使用东部北方方言。这里民歌以小调为主,其次是秧歌、号子,山歌极少。代表性民歌有《小白菜》、《画扇面》、《沂蒙山小调》、《小看戏》等等。

(2)西北部高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山西、陕西大都、河南西北部、内蒙河套地区以及甘、青、宁汉族聚居地区。东面以太行山为界与东北部民歌区分开,南北各为阴山以南,秦岭以北,属于黄河中上游地区。过去交通不便,民间音乐较少与外地交流,使用西北都北方方言。民歌以山歌最为突出.包括有“信天游”、“山曲”、“爬山调”以及“花儿”。其次为秧歌、小调。全国闻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刨洋芋》、《绣金匾》等。

(3)江淮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淮河流域的苏北、安徽大部以及河南东南部地区、西面以大别山与江汉民歌区为界。该区处于黄河、长江流域之间,音乐文化兼融南、北因素,带有过渡性的特征。使用北方方言。民歌以田歌、小调突出,秧歌、山歌次之。闻名的曲目有《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打麦歌》、《彼根芦柴花》等。

(4)江浙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江苏南都、上海、以及浙江大部,地处长江下游,是古代的吴、越之地。文化比较发达,人民生活较富裕,历来有江南渔米乡之称。使用方言为吴语。民歌以小调为主,闻名的曲目有《紫竹调》、《无锡景》、《茉莉花》、《哭七七》、《对鸟》等。

(5)闽、台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福建大部、台湾大部以及广东潮汕地区。福建与台湾自古以来就有文化的渊源关系,台湾当地汉族一直使用闽南语,此外,两地还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戏曲、说唱音乐等。民歌以山歌、耘田诗、小调突出,闻名的曲目有《采茶扑蝶》、《茶童歌》、《天乌乌》等。

(6)粤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珠江流域的广东大都,广酉东南部,以及海南部分地区,北面以南岭为界与赣民歌区相邻。这里地处亚热带,珠江横贯东西,文化与海外交流较早,使用粤方言。过去广大渔民成为该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民歌以渔歌——咸水歌最为突出。闻名的曲目有《落水天》、《春牛调》、《哩哩美》等。

(7)江汉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湖北、河南西南部以及湖南北部的部分地区,为古代楚文化的中心地带。使用西南方言。古文化比较发达,民间艺术源远流长,至今在许多方面仍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地方特色。民歌以田歌最突出,其次是灯歌、小调、风俗歌、山歌。闻名的曲目有《黄四姐》、《洪湖渔歌》等。

(8)湘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湖南以及广西东北角上的几个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这里也是古代楚地。民尚楚风,地袭楚俗,它与江汉民歌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不过使用的方言不同,本区通用湘语方言。民歌最有代表性的是山歌、田歌。闻名曲目有《马桑村儿打灯台》、《一塘荷花一塘莲》、《上四川》等。

(9)赣民歌支区

该区以江西中、北、东部为基本范围,使用赣语方言。地处古代吴、楚之间,吴楚文化对其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具有长江流域东西部文化交流的过渡地带性质,民歌交融性强。以茶歌最有特色,其次为小调、灯歌。田歌中“打鼓歌”也很突出。闻名的曲目有《杜鹃花开》、《摘茶籽》、《送郎当红军》等。

(10)西南高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陕南以及广西西北部分地区。北以秦岭为界,通用西南方言。代表性民歌是山歌,其次是灯歌。此外川江船夫号子也很有特色。闻名的曲目有《小河淌水》、《赶马调》、《槐花几时开》、《我住贵州贵阳府》等。

(11)客家民歌特区

客家人分布较广,全国有八千余万人口,民欧特区主要指包括广东东北部、福建西南部以及江西东南部三省交界地带。这里客家人比较集中,客家系古代因战乱由北方中原一带来的移民,保留有古老遗风,使用客家方言。民歌主要为山歌,闻名的曲目有《灯红歌》、《风吹竹叶》等。

贵州童谣地方特色

贵州传统童谣有哪些

. 新年到 新年到,新年到,提花灯,看花炮。小娃娃,长一岁,走路不用妈妈抱

3. 小剪刀小剪刀,张嘴巴,不吃鱼,不吃虾,爱吃娃娃的长指甲

4. 骑大马小娃娃,骑大马,呱哒呱哒呱哒呱。骑到外婆家,外婆对她笑哈哈。小弟弟买巧克力

5. 小弟弟,上街去,买了两块巧克力。一块留给自己吃,一块送到妈嘴里。

6. 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哩咕噜滚下来。

7. 拍手歌手手,拍拍,拍拍,手手。妈妈,拍手,娃娃,拍手。妈妈,娃娃,拍拍手,拍拍手。

8. 金钩钩金钩钩,银钩钩,说话要算数,不然是小狗。金钩钩,银钩钩,说话要算数,请你伸出小手手。一二三,勾呀勾呀勾三勾!

9. 看我摸拍手掌,看我摸,我不摸呀你别摸。我摸耳朵你也摸耳朵。我摸鼻子你也摸鼻子。我摸眼睛你也摸眼睛。我摸脑袋你也摸脑袋。 10.

10. 小猫 樊发稼小猫小猫,本领真大,一生下来,就会画画。画的什么画?喏,五个瓣的梅花。 11.

11. 小鼓咚咚咚我的小鼓咚咚咚,我说话儿它都懂,我说小鼓响三下,我的小鼓:咚、咚、咚。哎哟哟,这不行,宝宝睡在小床中,我的小鼓别响了,小鼓说声:懂、懂、懂!

12. 布娃娃,别生气布娃娃,你别生气,我来给你赔个礼。刚才不该发脾气,使劲把你扔在地。弄脏了你的新花衣,摔得你脸上都是泥。一定还很疼吧?真是对不起!衣服脏了我给你拍,脸儿脏了我给你洗。哪儿疼了我给你揉揉,从今以后,我要爱护你。 13.

13. 一只小鸡叽叽叽一只小鸡叽叽叽;二只小狗汪汪汪;三只绵羊咩咩咩;四只老鼠吱吱吱;五只鹁鸪咕咕咕;六只青蛙咯咯咯;七只蟋蟀唧唧唧;八只小鸭呷呷呷;九只斑鸠啾啾啾。

14. 两只小猫两只小猫,上山偷桃,一只上树,一只放哨。听见狗叫,汪汪汪汪,下来就跑,被狗赶上,一顿好咬。咬去皮,咬去毛,咬去两个尾巴梢,疼得小猫"妙妙妙"。

15. 千颗星千颗星,万颗星,点点星,点点明,一闪一闪亮晶晶,闪闪烁烁数不清。

16. 手指谣 食指拇指碰碰,做只小鸡叫叫:叽,叽,叽。 食指中指并拢,做把剪刀玩玩:嚓,嚓,嚓。 五个手指捏紧,做个拳头敲敲:咚,咚,咚。伸出拇指翘翘,夸你戴上红花:好,好,好。小指小指钩钩,我们笑笑跳跳:嘻,嘻,嘻。小手小手拍拍,大家歌儿唱唱:妙,妙,妙。

17. 拉勾勾你出手,我出手,小拇指头拉勾勾。拉勾勾,拉勾勾,咱们都是好朋友。

18. 雪老头雪老头,做年糕,磨了粉,往下倒,倒在地上,大家都不要。

19. 做早操小朋友,起得早,一二三四做早操,先学鸟儿飞,再学马儿跑,天天做操身体好。

20. 拉大锯拉大锯,扯大锯,外婆家,唱大戏。妈妈去,爸爸去,小宝宝,也要去。拉大锯,扯大锯,你过来,我过去。拉一把,扯一把,小宝宝,快长大。

21. 指甲长了指甲长了不剪掉,又象小狗又象猫,小手伸给奶奶瞧,吓了奶奶一大跳。

22. 手指歌两个拇指弯弯腰,点点头。两个食指变公鸡,斗一斗。两个小指钩一钩,做朋友。两个手掌碰一碰,拍拍手。

23. 23.堆雪人北风吹,雪花飘,堆雪人,真热闹。两个胡桃当眼珠,辣椒鼻子朝上翘。太阳不出它微笑。太阳出来它没了。

24. 24.笑小鸡怎么笑:"叽叽叽!"鸭子怎么笑:"呷呷呷!"青蛙怎么笑:"呱呱呱!"娃娃怎么笑:"哈哈哈!"

25. 25.洗手歌排好队,向前走,做什么?去洗手。小肥皂,给我擦擦手;自来水,给我冲冲手;小毛巾,给我揩揩手。小手洗得真干净,我们大家拍拍手。

26. 26.长一岁雪花、冰花、腊梅花,喜鹊飞来叫喳喳,叫弟弟,叫妹妹,都是爸爸的小宝贝,过了新年长一岁。

网上抄的咯

贵州传统童谣有哪些

贵州最独特的历史文化

贵州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民族风情独特,绚丽多彩,成为贵州的一块绚丽的瑰宝。贵州少数民族节日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千差万别。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1000多个,集会地点1000多个。著名的:有苗族的“姊妹节”“四月八”“龙舟节”“芦笙节”;布依族的“查白歌节”;侗族的“歌酒节”;彝族的“赛马节”“火把节”;土家族和仡佬族的“吃新节”;水族的“端节”“卯节”等。

贵州歌舞

贵州是一个歌舞的海洋,民族歌舞绚丽多姿。苗族群众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有低回委婉、优美抒情的“游方歌”和质朴庄重的“古歌”“酒歌”;有芦笙舞、木鼓舞、踩鼓舞等,动作潇洒,风格纯朴,感情细腻,舞姿活泼。

侗族“大歌”的歌声宏亮,气势磅礴,曲调庄严,音域宽阔,反映了侗族人民坚强、豪迈的性格。黔南、黔西南的布依族舞蹈有几十种,歌有大调、小调、大歌、小歌等,且注意押韵,有“有歌都有韵,无韵不成歌”之说。

水族的铜鼓舞、斗牛舞、狮子舞、龙舞等亦颇有特色。黔东北的土家族酷爱唱歌,有哭嫁歌、伴嫁歌、酒歌、情歌、劳动歌、祝福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