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生辰八字算命网],算命大师人工一对一精准测算。本站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一测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文化

文化

入伏的由来和风俗,什么时候开始入伏

北船余音更新时间:文化 205 次
节假名:伏日假时间:初伏、中伏和末伏各一天伏日在古代是个假日,根据《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及《宋史·志·第一百一十六·职官三》记载。

文化介绍了很多关“入伏的由来和风俗,什么时候开始入伏”的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文章目录列表:

入伏的由来和风俗

节假名:伏日假

时间:初伏、中伏和末伏各一天

伏日在古代是个假日,根据《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及《宋史·志·第一百一十六·职官三》记载,三伏日各休假一日。伏有三伏,伏日假包括三个伏日,宋时的《文昌杂录》记载很明确:初伏、中伏、末伏各休假一日。

节日由来

伏日的习俗来源于人们对酷暑的避忌,秦汉时期的人们以阴阳五行的观念理解寒暑的变化,认为三伏时节阳气正旺,阴气将起,阴气迫于阳气而没有升起,因此要伏藏,所以叫伏日。唐代的《岁华纪丽》里说,六月头伏是秦始皇设置的,《史记》里说六月三伏之节是秦德公设立的,秦德公是秦始皇的祖先,比秦始皇大几百岁。尽管差了几百年,却都说伏日起源于秦,伏日的起源非常的早。

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古书上解释:“伏者,隐伏避盛暑也。”也就是说伏是隐伏避开酷暑。

@ 隐伏是什么意思?

“隐伏”说得通俗一下,就是趴下,不动。天气这么热,趴着不动倒是一个办法。

@ 什么时候入伏

《岁华纪丽》说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二十四节气夏至后,数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末伏的规定有些特殊,必须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古人认为最热的夏天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金怕火烧熔),到庚日金必需藏起来,所以在庚日入伏。这个是中国的“阴阳五行说”,等你长大后自己去了解吧。

《岁华纪丽》:晋志释曰,立秋以金代火,金畏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也,故曰伏。

庚日在前面介绍日历的时候说过,是指“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的日子,按“干支纪日法”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所以夏至后,大约不到30天就入伏了。

@ 一伏多少天?

一般一伏是十天。但有的年份立秋有点晚,末伏和与中伏就隔了两个庚日,这样中伏有的年份为二十天。所以三伏有的年份是三十天,有的年份是四十天。

伏日习俗

伏日的性质在于藏伏,在汉朝,伏日的节俗就是政府机关放假,人们闭门不出。唐代的《岁华纪丽》记载了伏日各种习俗:有飡(cān)白粥、进汤饼、荐麦瓜等。

@ 什么是荐麦瓜?

荐是献祭的意思,麦是麦子、瓜是瓜类,荐麦瓜,就是用新收的麦子和鲜瓜给祖先献祭。《四民月令》里有“初伏时,给先祖献祭麦瓜的说法。伏日用新鲜的麦子和瓜给祖先献祭的习俗最晚在汉代就有。

《荆楚岁时记》记载六月伏日,要吃汤饼,说是辟恶。《荆楚岁时记》说伏日吃汤饼的习俗在三国时期就有。

《荆楚岁时记》……按:《魏氏春秋》:“何晏以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乃知非傅粉。”则伏日汤饼,自魏已来有之。

飡(cān)白粥,飡是吃的意思,飡白粥就是吃白粥。《岁华纪丽》记载了谢安在酷暑的三伏天喝热白粥。

综述

伏日起源于秦,按照阴阳五行的说法,伏日要蛰伏起来,休假避暑。直到唐宋时期,三伏天还要放假,头伏、中伏、末伏三个伏天就有三个假日。明清以后没有看到关于伏日假的记载,或许被取消。现代的伏日没有法定的假日,有些单位倒是给些降温费。

参考文献:

《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萧放著,中华书局,2002年3月版

相关古籍

2019年6月

入伏的由来和风俗

什么时候开始入伏

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

入伏,是指进入“三伏”的意思。民谚“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

“庚日”的日期在公历是有变化的,并不固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但入伏日期总是在公历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间。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入伏的习俗

1、头伏吃饺子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另外,头伏吃饺子,寓意“元宝藏福”。通过包入的不同馅料,还有着另一层美好寓意,比如白菜馅寓意着“百财”;芹菜馅寓意着“勤快”;韭菜馅寓意着“长长久久”。

2、头伏箩卜二伏菜

从传统定义上讲,北方地区冬天的关键蔬菜水果是存储的白菜和大萝卜,因此栽种秋菜白菜和大萝卜就看起来很重要。说白了的头伏箩卜二伏菜就是指入伏之后,第一个10天称之为头伏,这一时节就需要种萝卜了,第二个10天称之为二伏,这时候就需要种白菜了。

入伏的历史渊源

三伏天由来相当久远,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唐人张守节说:“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秦宪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76年在位)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汉书·郊祀志注》中又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可见,“三伏天”之说,是从久远的历史中一步步走来的,它承载着我国丰厚的文化积淀和自然人文。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热在三伏”。此时自然界阳气生发,为阳气最旺的时节。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除气温高、湿度大,还有气压低、风速小。三伏日期是由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称“三伏”。按阳历计算,三伏天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即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酷热的时节。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中伏就需20天,即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末伏过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三伏天中的“伏”,可称长夏。“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其中“伏”为“土”。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土、金、水,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伏”,乃藏阴气于炽热之意,其本身隐含对人们的提醒和警示。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故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之农谚。数伏天气,人们既要防暑,又要防汛。

炽热的三伏天气里,酷暑时时袭扰人们的饮食起居,古代名家写过不少三伏天的名诗。“六月三伏勐火燃,卧龙无雨口生烟。蜩蝉何事得美荫,聒聒不上高树颠。”这是宋代诗人李石,在六月三伏天应时而作的一首千古名诗。在诗意里,诗人被三伏天烈火般燃烧的烈日烤得口干舌燥,直盼着赶快下一场清凉的雨。心烦之际,听着聒躁的蝉鸣,诗人顿而生厌和感到扰困。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到了。烈日炎炎的三伏天,从古至今,民间传承着很多传统食俗。很多地方都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食俗,有的地方还有“头伏吃鸡二伏鸭”的民谚。闷热的天气里,容易引起人们食欲不佳,胃口不好。饺子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正是开胃解馋的美味。二伏吃面习俗由来已久,三国时期就已经流行了。二伏天里,人们吃上一碗热汤面,既能补充营养,又可以让身上发汗,祛除体内暑气和潮气。到末伏时,天气稍微凉爽一些,此时人们食欲明显增强,吃饼和吃鸡蛋可以补充营养,也有送走伏天之意。

“三伏天”节气和流传至今的不同习俗,传承着博渊的古今文化,还表述着数千年以来人们应对自然、挑战自然的决心和强烈愿望。

三伏天的具体日期由什么决定

三伏指的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它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时段。初伏在夏至后第11天开始,中伏在夏至后第21天开始,末伏在夏至后第31天开始。三伏大约会持续40天,是人们常说的“烧麦斋”。

三伏的日期是由太阳在黄经上运行而定的。黄经是指黄道十二宫的划分,每一度对应着一个黄经。太阳每年从黄经0度开始,一度一度地运行。夏至是太阳黄经最长的一天,此后太阳向西运动,经过11、21、31度黄经开始相应的伏期。

三伏时期出现的高温天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人们应当加强防暑降温工作,减少户外活动,合理安排用电用水,避免用电高峰时段。饮食上应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多摄取蛋白质和矿物质,保持营养均衡。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热耐受力。

三伏天的具体日期由什么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