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生辰八字算命网],算命大师人工一对一精准测算。本站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一测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文化

文化

为什么以修身为本而不是格物_格物与修身的关系

木烑华更新时间:文化 241 次
国学之一起学「大学」(上):大家好,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学,这部经典作品,首先我先简单介绍下,大学,大学一文摘自,小戴礼记,第42篇,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为什么以修身为本而不是格物_格物与修身的关系 - 一测网

大家好,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学》这部经典作品!

首先我先简单介绍下“大学”。

大学一文摘自『小戴礼记』第42篇。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书名大学,因为开篇头俩字摘出;像论语每篇命名也是如此;那么大学是什么意思呢?

大学是什么意思

大学:“大”为成人的意思,长大成人,不单指年龄,年龄小,但思想已经成熟也可以算大人!他们的学问可以自我理解,有自己中心思想,独立世界观!懂得怎么认清善恶对错!也就是逻辑辨别能力已经具备,知道怎么控制自己,能掌控自己生活习惯,正确价值观的这一类人!

“学”字可理解为待人处事的学问,学术或理论!

所以我觉得“大学”指:古代哲人对“大人”或“大”这个文字的理解而衍生出的一套思想体系!学会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处事的变通之道.

既然是古代哲人思想,事隔几千年,过时与否!对现在有帮助吗?

这个世界变化很快,从义务教育到高中,高等大学学到的知识已经不足以让你认清世界运转和变化规律了!如何生存,选择人生赛道,取胜法宝又有哪些,当你融入社会后被教训的体无完肤时回顾自己的问题,到底输在哪里?

世界是由人与人组成!能超脱于交际,独立于一隅而与世无争,寥寥无几!在信息如此爆炸的年代,要么出众,要么平庸!平庸当然安逸,与世无争,谁不愿,财务自由,多少才够!条件不可能天生,出众就要拼赛道,筛选海量信息,去伪存真!认清自身,查漏补缺,弥补性格缺陷!完善独立人格!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和强大的心脏!

哲人的思想看不准时代变化,看不透科技发展!经济膨胀带来的物质需求和人心贪婪趋向极端化!但对人心,人性变化,最初善恶判断,应该怎么和人相处,相生!依旧还是我们人生的灯塔!你可以不全盘接受,部分吸收,多少还是能帮助到你的!世界还是那个世界,社会不会顺着你改变他的走向,你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先要学会融入,你才有机会改变自己!

您可以把它当人生信条去学,也可以当古文小说看,世上没有一本可以一步登天的书,也没有世代都完全没有瑕疵的书,更不必锱铢必较的讨论古人理论的缺陷或不足!学问这东西会随时间变化会有覆盖不到或偏颇的地方!但我们可以学习他们优于常人的思想与理论!来弥补自己能力和性格上的不足!在现在物欲横流的年代,学习它并不一定可以让你飞黄腾达,金玉满堂!但多少可以明辨是非,认清对错!最少可以多那么一点点文学修养!

大学,作为儒家入世的开门砖!对认清自我,改善认知!是不错的选择!明白大概!再入手其他!更能使自己明白和萌芽自己心中应该坚持一生的信条和世界观!这点对个人的帮助最大!不要一味地看别人的心得报告,不试着走出自己的一条路,依赖心态会永远伴随着你一生,要知道,能帮助你的人,永远都只有你自己。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开篇第一句很重要,也是整篇文章的根,核心。文学上称纲领!整篇大学就是在解释和阐述这句话的意思!

大学之“

道:从古到今有很多种意思。这里我们采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

道,所行道也。一達謂之道

就是通向”大学”的路,通道,直通车,捷径;也可以理解打开大学的钥匙,它是大学的根,像一棵树的树根,水的源泉!也是人的立身之本!

明明德,两个明,叠字读起来可能觉得不通,拗口,给理解带来歧义。简单理解为:前面一个""字:"使~~明亮!"如果换成“修”字可能更容易让我们理解,修明德。但没有原文『明明德』更有深度和广度。"明"字更能体会明明德的文字意境!

『明明德』的意思就好比每个人都是一面有污秽的镜面,三个字可以想像成我们是在擦去污秽的一个过程!是一个长期不断用功的过程和动作!镜面常污,而“明”使镜面常洁!而这面镜子就是明德的意思!可照世间万物于自身!能照出多少,多大,多清!就看你能擦出多大,多亮!多少角度!

又好比一桶水,水的多少需要桶的大小决定。『明德』是桶的大小,第一个『明』代表通过后天努力扩大桶的大小!所以『明明德』是一个过程,也是长期不断积累和开拓的途径!

对于我们个人,的是善恶与对错,与他人是非功过;谨言慎行,多读书,少许诺;

老话说:"读书能明理"!”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因为读书可以增广见识,增长智慧。智慧多了,智力就变高了。不是读书,识字就可以让你突破,成长!而是读的古人智慧,而后能吸纳于自身,借古喻今,擦亮自己被蒙住的污秽!开拓本身不足之地!加大池塘!才能以水塘过渡到江河,蜕变成海!能“变”才能“化”!变是物理层面,化才是本体的蜕变!

在亲民』的亲民,是读新民还是亲民,其实随个人喜好,你觉得是新民的意思咱就新民!国学是一种文化继承,是对于前人先哲的一种思想传承,是对中国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学习的主体还是你自己本身!不要认死理,懂得敬畏,不诋毁,积极实践,融会贯通才是关键!

亲民就是明明德的练习和实践,明明德处于理论阶段,自我修养的思想修正,补缺,落到实处就是亲民;

儒家思想一直都很重视实践!

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习”字“说文解字”就解:『数飞也』。幼鸟多次练习起飞!重在实践和输出!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一个理念和思想!

『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最后笃行是最重要一环!没有它的巩固,就像无根木,不牢也无固,白费时间!所以读书学习,理论结合实践确重在实践!

扯远了,先回到原文『亲民』和『明明德』的关系!『明明德』在修己,『亲民』是影响他人!有内到外,由个人到集体,由家到国的一种因果关系。或者说连锁反应!两者是从本到末,从小到大更进一步的完善自我利人方能利己,先人后己的一种互利互惠,互生互助联锁关系。正如孟子所说:达则兼济天下精神!还有"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等都是在所修身助人而后大成的理论。

『止于至善』:"说文解字:草木出之址!"很明显,意思是草木之地基或根基所在!意思就是『止于至善』是前两句『明明德』和『亲民』的根基或根本!就是说明明德和亲民,个人在实施时,立脚点是止于至善;

很多人说『止于至善』是前面两句大成之所!或停留在这个境界或目标!某人以为不然!整个三句是一个整体,所表达也是一个事!以至善的心态或发心,理念去修己助人!作为一个群居社群的个人!修己和助人是一件事!也是分不开的!没有说可以离开社会或国家单独去实现个人理想!人与社会,国家,乃至于世界,宇宙都是一份子!与社会有作用或帮助,你才能发光!不然你被淘汰是必然!不谈啥修仙成圣!避世辟谷啥的,不现实,没参照,更没听说!存在与小说和神话的部分咱不谈!也没意义!毕竟子不语怪力乱神嘛!六合之外,咱存而不论。!

所以三句短句就是点明整部“大学”的主旨!由内而外,由己到人,以至善为基,自己为模板,他人为目标的,利人后利己,助人者多助的系统理念!是曾子总结孔子思想而得出的报告和论文!

接下来谈下『至善』,逃不开也理不清的话题!“”:

说文解:,"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意。"

善的原意是:吉祥的,美好的指代!吉,在易经里也多次出现。基本概括也是:可进,可得,可行,趋向于好的一面!

系词曰: "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不难发现易经里出现的『吉』就是可以为,事可行,有所收获的意思。吉就是『善』。就是指一些可以进取的,对人有利的。可行的事情。古人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就是善人。注意后两句不是诽僧谤道的意思,不交不是打压,与其投入精力与时间礼佛修道,不若专注于修自身!毕竟佛释道本一家,其实天下大道就一条!『做个好人』四字足矣!

不是佛理道法不好,佛法高深,道法自然,自成系统,但不痴迷宗教!他们本身最初教义也一直都是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行善积德,而就功业!后世帝王术融教于治世慢慢演化到如今烧香念经便是礼佛修道!捐钱赎罪便的超脱!那是打战经费好吧!"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任何修行都出自自身。无他法门!扯了半天没讲清楚什么是善,虽然有点以偏概全,但我觉得的学古文就是理解文字意思,衍生意义,点到即止!既然本身他的原文最贴切,最合理合法,就不要画蛇添足的更改或注解一大堆冗文。!善这里就是好的一面,利人利己的事情!

『至』:说文曰:鸟飞从高下至地也;是一个由动到静,有外至内的过程!先明明德自身,扩大到亲民利人,而后由至善之基反馈到自身的一个循环!循环才会稳定,才能持续,牢固,永久!

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一段其他问题不大!关键在『止』,『定』,『静』,『安』,『虑』,『得』这几个字上。下面我们逐个研究。

止』,前文我们讨论过。是指根基,认清根基在哪!『定』是在止上锁定方向!『静』专注这目标!『安』下这颗急躁的心!过『滤』想要放弃和纷杂的思绪。『得』到收获!

这是一个行动过程,也可以是一瞬间的心态转变!

过程是做事必须的步骤!瞬间是认知事物本身的本质才能找对方向!修身之本在修心!例如栽树先看土,再找树苗,看土是知,树苗是止,定如落根,静似培土,安若浇溉,虑需除虫草!方得结果!不拔苗不助长!遇事先想因,寻源,定性,静思,熟虑,才能做出正确选择!万事开头难,诸错皆因根!

所以后文接上本末定论!

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句是对前文的总结,明明德是本,亲民是未,实则一体,因事有终始,所以做起来分先后!诸多事时先务本,万般思绪先找头!

万物有生化,诸事有因果!

先务本再逐末,道生一,一生二!本看成是一,积累需要一个过程,当沉淀到二,三,自己才可能演化诸般技巧和心得!当然可以速成,直接找别人心得和技巧模仿复刻,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基础的建设上来!否则行不多时必然无路!从个人修身,过渡到处事的原则!本是基础,末是演化的技能和技巧!

人是社会型动物,因为互相联系和相互纠缠!每个决定背后注定影响着诸多关系网!

选择很多,结果只有一个!是好是坏难以抉择,花再多的钱,请再灵验的大师想规避点风险!无非最终也是得到一个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一切皆是定数的心理安慰罢了!求末先务本,务本在修身。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不得不赞叹先哲对文字运用的出神入化,这一段排比句用下来,从大到小,从外到里。层层掰开里面让你看。国-->家-->身-->心-->意-->知-->格物。

更神奇的是后文还倒着来一遍,不但没有让人不适,反而感觉朗朗上口,意味悠长。

这段文字感觉就像平时教育孩子时!棒子和糖的手段!先抛出糖。提起打虎的精神和吃奶的力气!然后降低要求,层层为他剥开问题的大小和着手顺序!你想要全班第一吗?你想要去迪斯尼吗,你想要去吃什么吗?那好,你先怎样?做不到?没事我们先把目前做好!你看他的起码字写的比你端正!字是你的面貌!劈哩叭啦的一大堆道理!开始好用!最后被你娃识破都是一笑了知对吧!

这段文字的大概意思也是一样!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

古之读书为己!

大多数的人开始还是为了名利而读书的!学问渐长,人越内敛!

这也是回到开篇明明德的框架!想要亲民,你必须先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上下功夫!

从治国平天下到诚意正心!就是指从亲民到明明德的内外关系!读书能读到心,知道心就是理,理映在心!就是读书为己!反而读了很多书,还是只知迎合别人脸色,为表面功夫装饰,满脸道德文章,暗里害人使拌!

所以齐家需修身!身正不怕影子斜!

君子坦荡荡,坦荡的是心态,正确的心态是能面对一切困难的良药!

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这句就是本章相当精准的解释!

任何念头都在我们心里,当你要阐述或表现出来,就先产生意念!是好是坏全在心动之初!最后文字和语言就像打字的输出硬件!行动就是显示器!让别人看的到!

虽然我例子举的比较蹩脚!但理就是如此,很多时候单用言语很难抒发心中说思!就如庄子所说,言于一为二!说这个话时,当你讲出来时,就不是本来的意思!所以有人的文章华丽好看!有人写的就像我一样狗屁不通!哈哈!这里我们讲的是齐家先修身,修身先正心,正心先诚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从诚意到致知,就是意念所发如何能做到纯正不忒,那就要做到致知;

致:说文曰:(致)送詣也。言部曰。詣、候至也。送詣者、送而必至其処也。引申爲召致之致。

意思就是送到,达到指定的目标。结合诚意就大概是说,想要意念纯正就要看你的知识认知是不是达到某个程度。

致知在格物

想要认知达到某个程度,那就要看你对事物的看法或见解是不是看清了本质,没有歪曲事实;

为什么说歪曲事实这个解读呢?

我们来看下『格』:说文曰:(格)木長皃。

木长儿?什么鬼?很简单。。就是一条长长的木头。古人珍惜好木材,木头越长,越直。就觉得越珍贵。这就是格。引申的意思才有正直,因为正直又可以引申为一个一个格子。因为格子有一格一格连续性。又引申出格开,隔离的意思;

文字是不是很有意思。所以我说学国学就是学习贤哲们的思想和对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后文和这里文字一样。但表达的意思就不一样。

原文: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正文不厌其烦的返序再来一次,前文从大到小,这里从小到大!也就是先定目标,还是先定心性的着手顺序问题,也是全文所指核心本末问题!

从大到小的弊处在于选择困难症,还有出错概率!从大到小要分清困扰着目标的诸多因素,然后再层层剖析,最后到基础的训练。而从小到大,也就是从本着手,就从基础上开发自己,随着自己成长节奏,开发方向都会有更大的自由和空间。就像每个人的成长,到最后职业选择。基于性格和兴趣选择职业,往往比基于流行什么选择什么的人要稳定和走的长远。成功率也更高一点。

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至知-->格物

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

平天下在当下来讲有点不现实。现在法制社会,不是一个人可以左右国家了,别说平天下!

想要有拯救世界的能力(平天下),你先搞定本国的和平统一(治国),国家一统前提是你自己本族群的安定(齐家)!本家的安定主要看你个人魅力,和别人对你个人的接受程度(修身)!

其实平天下一直到正心,都在说修身。蜘蛛侠的名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大到可以拯救世界,但最终还是要看你个人对善恶理解,看待别人价值观的认可,是否正确!

那正心就是下面紧跟着的环节!心里认可的对错,看法都是出自你想要的或者说喜爱,个人偏好,看中的 事物 是对大家有好处,还是个人至上!(诚意)。注意,意念不是本能,喜爱一个东西或人,是你想要得到他!有了这个念头,才会有思绪和手段,接下来是抢劫,购买,还是忍住不买的选择!像中庸里讲的未发和已发问题!在没看到它(人或物)前,未发,看到后会产生好恶情绪是发!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未发是中,是本,就是明明德;已发是和,是道,就是大学之道。

而诚意就是这一个发和不发的过程!然后怎么诚意就是致知!

格物!朱熹说: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再看他理解的物格: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

他格物和致知其实是一样的!格物他说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是吾心所知无不尽!实践派的王阳明体验了朱夫子的格物,有个格竹子的故事,吐血结尾!其实我们想想也不靠谱,都格尽了,知尽了,还要修啥身?格的尽吗?原子?中子?夸克?波?我们都是波组成,看到的都是虚的,不看他都不存在?宇宙很大,还有多元宇宙,平行宇宙!忽然还跑出个发型不一样的我!这辈子咱还怎么做事!等你七老八十了还在格物!饭没法吃了!我要先知道饭怎么会吃了不中毒,谷子怎么就突突突往上长,不会往下钻?

其实上面每一步都在正心,心态都已端正了,就探寻这心态下该学的知识,然后用这知识去实践,回馈所学是否合理合法,利人又利己就是致知!

这就是从格物-->致知-->格物-->物格-->知至的过程!然后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升华!因为路径选择对了!成功在坚持努力下是必然的!从平天下-->格物是一个认知过程,物格-->天下平是反馈过程!

这就是我对这俩句话的理解!举列不当,表达不清还请见谅!

原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天子到庶人是覆盖范围,上到有权有势,下至平头老百姓。无论权利和金钱多寡!对于自身修养都是核心要培养的!这点不难理解!

现在对教育的重视,越上流社会投入越大,不单给子女教育支出比重加大,自己还要进修和上各种理论课程!为的就是和社会同轨,跟上时代发展不被淘汰!

时代变化和科技发展如此迅猛,几年赶上以前几十甚至几百年,滞后性和淘汰率是必然正比!信息越是爆炸,获得途径越公开,对信息甄别,学习内容契合度,学习快慢的理解能力!都是现代人成功挤出赛道,顶上风口的成功法宝!

而每个人的成功都很难复制。他自身对信息掌握,处理,实施等因素都因其个人能力量身定做!他行,你未必行!

要看清本质上区别,唯有从自身出发,所以文章一再强调本末问题!是核心,处理事物的本在个人,个人的核心是正心,大学就是一本讲修身的教科书,中庸就是讲如何诚意诚意正心的方法和方向,正心修身的主要目标!

至于文中由本末而引发的厚薄问题,也是对上文八目的总结!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易和细就是,难和大就是

孔子说:一以贯之,到了曾子就是忠,恕俩字!而到了颜渊文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四个字!子贡问道,孔子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就是厚薄不同,所接纳的信息程度不同,对相同事物理解和接受厚度不同!但做到极致都是一样!而能做到极致叫知之至也!知道要接受厚或薄!叫知本!而其所厚者薄,薄者厚是顺序或次第是否正确的表述!要巩固的基础和本质太薄,却把精力用在了次要的 上用力!所以结论就是未之有也!

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厚薄!薄是厚的本,厚是薄的积累,目标!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不在舍(荀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像这两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就是让我们知道积少成多,万事开头难,从小到多的积累过程。

而学习正确的打开方式就是厚积薄发,需要相当长的宽度和广度的积累!学,问,思,辫,行!智就在这一个过程中蜕变,扩容,升华!

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正因博厚,所以高明,高明就是智慧,博厚指修身!智慧让你看清本质,博厚让你应对!所以君子需德以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