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生辰八字算命网],算命大师人工一对一精准测算。本站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一测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文化

文化

服饰民俗文化(关于内蒙古的民俗特色)

开心鬼更新时间:文化 156 次
传统服饰与传统文化传统服饰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服饰与传统文化 是对中华民族的继承,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服饰的一些创新也在代表着我国民族是在不断的创新。

很多网友想了解关于“服饰民俗文化(关于内蒙古的民俗特色)”的方面的问题。下面开心鬼小编就为大家介绍的知识供大家交流学习。

文章目录列表:

服饰民俗文化

传统服饰与传统文化

传统服饰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服饰与传统文化 是对中华民族的继承,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服饰的一些创新也在代表着我国民族是在不断的创新,以下分享传统服饰与传统文化。

传统服饰与传统文化1

从汉族服饰演变看中国传统文化

郭沫若先生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出服饰与人类和社会的关系。服饰不仅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服饰体现的则是一种社会文化。汉族文化博大精深,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汉族的传统服饰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集合。

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取代奴隶制。与此同时,当时的诸子百家相互争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百家争鸣”中,也有对服饰制度的讨论。如儒家提倡“宪章文武”,维护西周社会的等级制度,主张一切衣著装束都必须“约之以礼”。

墨家则提倡“节用”,主张衣冠服饰只求“尚用”,不必过于拘泥于繁缛的等级制度。 到了汉代,服饰更为注重等级制度。但作为汉族人的传统服饰,汉族越来越体现出鲜明的特色。与其他民族服装相比,汉族服装的最大特点就是宽大的衣袖。宽衣肥袖不仅看起来飘逸,也十分实用。汉服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没有衣扣,而是用一根宽腰带把衣服束住。

在当时,从一个人穿着的服饰就可以直接看出这个人的社会地位。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普通百姓穿短衫,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才叫“裳”。而那些有钱有地位的人,或者不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读书人,则穿长衫。那是一种上下身的衣服连在一起的袍服。

从汉代起,一直到后来的唐、宋、明等各朝代,朝廷官员的正式服装都是采用了这种典型的宽衣肥袖和没有衣扣的典型的汉服款式。虽然由于官员的等级不同,服饰的细节方面有着更为繁复的区分,但是大致的发展方向就是这种右衽、宽袖、深衣的服装制式,在这一点上,从西周到明代,都没有根本上的变化。

宽大的汉族服装,反映的其实是汉族人的生活观和价值观——追求闲适平淡的宁静生活。这种衣服不适合动作幅度较大的激烈运动,比如骑马或者打猎,但十分适合古代士子下棋赏花、吟诗作画的安逸生活。

作为比较,我们可以看一下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中原周围的少数民族多穿窄袖紧身的衣服,因为这些少数民族喜欢骑射等动作幅度较大的活动。

到清朝的时候,汉族服饰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并不是由于汉族人的审美观念突然的改变,而是由于社会文化与大背景的转变。清兵入关之后,满族入主中原,统治者开始强制推行剃发易服运动,强制推行满族人的紧身长袍马褂,禁止汉族男性穿戴传统的宽大衣服。

从此之后,延续了两千多年汉族的宽衣大袍传统服饰彻底消失了,今天为人们所熟知的旗袍和马褂等都是在以满族服饰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而汉族传统的民族服饰已经很少见了。 这种强制性的由统治者站在政治的角度上进行的服饰转换,在历史上是十分少见的。

辛亥革命之后,汉族人又重新关注起自己的民族服饰来。人们需要不一样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来表现新的社会景象。满族人的长袍马褂已经不适合了,可是全民都穿西装又有些不伦不类。而清朝以前的汉族服饰已经没人知道了,没有办法恢复从前的服装式样。

于是,清末民初的时候,汉族的服饰纷纭变化。维新派在变法中把改变衣冠也作为学习西方文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政治诉求不太相同,但是革命党人对于传统服饰弊端的认识与维新派是一致的。孙中山曾经提出服装制作四原则,在“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基础上设计了中山装。

其实在当时,传统汉服在当时面临着一个十分难得的复兴机遇。在此之后,在复杂的社会历史变化过程和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重新推行传统汉服已经不可能实现了。

需要强调的是,复兴汉服并不是一定要求每个人都身穿宽袍大袖的衣服,而是保留一种服装的形式,以此来象征着一个民族独有的服装特色。就好像人们一提起满族,就会联想到满族女子的旗袍和梳起的旗头。汉服是汉民族独有的标志,显示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不同的文化色彩。民族认同也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看出,汉族服饰的演变不仅直接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风俗变化,也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研究汉族服饰的变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其风华。

传统服饰与传统文化2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服饰

服饰分类

汉族男子服饰

华夏冠服之中,以帝王衮冕最为华丽。先秦衮冕之制,分上衣与下裳。衣多黑色(玄衣),以象天;裳多黄色(黄裳),以象地。也有浅绛色的。玄衣广袖,上面用朱(赤红)、白、苍(青)、黄、玄(黑)五彩丝绘(绣或织)出日、月、星辰、山、龙、花虫等图画。裳画也用五彩丝绣出宗彝(礼器)、藻(水草)、火等图案。

这些图画和图案的花样合称为12章纹。裳前有皮制的芾,朱色。上面绘龙、火、山三章,系于腰间革带,蔽之于裳面膝前,裳旁佩玉,裳后系组绶(宽丝带做成的花样垂饰),腰间还用大带系束。

发束于头顶,着冠(帽子),冠卷有纽,纽中贯以玉笄,扣紧冠与发。冠上加冕(一块宽0.8尺、长1.6、前圆后方的平板,又称冕延,板为木质,以玄布面上,赭布面里),冕延前后均匀地垂有12旒(用彩丝作绳,贯串五彩玉珠,称为旒),每旒12玉,前后共24旒,共用玉珠228颗,称为玉藻。冠冕旁悬玉,名"充耳"。

足着赤舄(厚底鞋,以木复于履底做成,舄前头上,宽翘,宽而且高,足可以把垂地长裙的前裾缘挑起,以便向前迈步)。

男子头为束发冠笄。冠的形制有高冠、弁、粱冠、笼冠、小冠、幞头、帻、帽等。其细别的各种冠帽之名,如委貌冠、通天冠、远游冠、进贤冠、大帽、圆帽、鹅帽、唐巾、席帽等,可达数十种。也有戴各式头巾如四方头巾、万字巾、云巾、软巾、幅巾、葛巾、华阳巾等,还有的地区农民戴笠帽。

汉族女子服饰

妇女服装,王后及贵妇的礼服多为深衣型,如《礼记》上列举先秦的揄狄、阙翟、鞠衣、展衣、素纱都属深衣类。揄狄、阙翟为祭礼服,上绘(绣或织)五色翟(锦鸡)形图画。鞠衣色黄,为告桑(祈祷先王保佑采桑养蚕顺利的仪式)之服;展衣白色,为宾礼服;素纱是穿在里面的衬服。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中贵妇衣属深衣型,长沙仰天湖楚墓出土楚木俑妇人也服深衣。

汉以后王后及贵妇礼服皆承袭先秦制度。但又发展出半臂(半截袖子的长衫)、披帛(肩背间披一幅长画帛)、霞帔(两条从双肩披下的宽幅有鸟禽绣文彩帛,宽约3寸余,前垂3尺余,左右合处下端有一玉坠,后垂2尺余,末端插入兜子内)、褙子(四开衩的长衫)、披风、围腰、抱腰(长围腰)、垂袖等服饰或服装附件。

一般的妇女日常服装则多为上衣下裳分开的裙服,也有外穿上衣下裤不系裙的。这些衣服都是汉民族传统服装的一种。

古代妇女头发都挽成髻,髻形有双髻、垂髻、偏髻、平髻、螺髻、高髻、飞天髻等类。具体名称则有数十种,如丛梳百叶髻、双环望仙髻、朝天髻、翻荷髻、宝髻、花髻等。发髻上的饰物则有梳、篦、钗、步摇、翠翘、珠翠、金银宝钿、搔头、珠箍、珠冠、凤冠,以及金银珠玉精制的鸾凤、要翟、珠滴、珠牌等。

鬓发两侧饰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民国服饰

民国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出现了以废除传统服饰为中心内容的服饰改革。男子服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逐步过渡的趋向,女子服饰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出现了普及旗袍的趋向。

旗袍历经百年的演进,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样式,让人目不暇接。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发展的黄金时代,样式变化多且非常丰富。旗袍的襟、领、袖、裙摆等部位风格别样:襟有圆襟、方襟、长襟等;领有上海领、元宝领、低领等;

袖子有长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还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镶、绣、滚、荡各种纹样,十分别致;裙摆除了长短变化,还增加了鱼尾形、波浪形等裙摆款式。

中山装由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开始流行,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

立翻领(最早是立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其一,衣服前脸四个兜各代表立法、司法、行政、考试权,衣服的内兜代表弹劾权(检察权),而弹劾权是人民制衡权力集中的杀手锏。

这就是五权分立。其二,门襟五粒纽扣代表五族共和,分别是汉、满、蒙、回、藏。其三,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中山装是因孙中山先生率先穿用而得名。在民国十八年制定国民党宪法时,曾规定一定等级的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表示 遵奉先生之法。形制: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

旗袍和中山装虽是中西合璧的结果,但其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包容品质,使其在近代尤为盛行。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也变成了传统。旗袍和中山装的注入,为中国传统服饰增添了新的内容。

每个年代的服饰变化都代表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应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

传统服饰与传统文化3

中国传统服饰的继承和创新

春节历来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从我记事起,除了过生日,盼望“过年”是我生活中最最重要的事。回想记忆中的每一次“过年”,不禁感慨每年春节的变化,仔细回味,有沧海桑田,恍若隔世之感。过去,临近春节,要办年货、扫房子、理发,置办新衣裳……如今,经济发展了,市场繁荣了,物资充足了。时装设计学院。

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香港时装节秋冬系列2005”及“香港国际时尚荟萃2005”,于2005年1月18-2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落幕,它们作为香港业界推广新产品的最佳平台,有效促进同业之间的市场信息交流。

在局部和细节上,里布运用的变化,经过滚边处理的无里上装会更加流行。内里精致的品袋设计会成为男士关注和决定消费的重点之一。垫肩开始变小变薄,更加趋向自然。结构上裁片分割线做出前移或后移的变化,省的角度变化也是设计在细节上的体现。

总体来说,2005春夏男装会更趋向于功能性,实用性和细分性。品质突显个性,个性决定价值观、价值观表现于品质,这是时尚男士选择服装的新准则。

伦敦的T台用跳动的音符敲动着时尚的旋律,拉开了又一个春夏的序幕。异彩纷呈的品牌发布接踵而至、撼人心弦。经历了米兰和巴黎时装周之后,伦敦的风格则是更加概念化、多元化。

服装审美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精神现象,服饰中所包含的美是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时间地点、价值观念等都会成为人们审美观念变化的依据。而引导服饰审美观念发生变化的却主要是一些“幕后英雄”们——服装设计师。

近日,兰蔻色彩时尚创意大赛首度在中国北京隆重举行。该项赛事于2001年首创于英国.由兰蔻与著名的伦敦圣马丁中央艺术和设计学院共同举办.至今已成为一项享有盛誉的国际时尚盛事。鉴于亚洲时尚领域超快速的发展和优秀时装设计人才的不断涌现.2005年这一赛事首度在亚洲举行.中国、日本和韩国将成为首批举行比赛的亚洲国家。

关于内蒙古的民俗特色

内蒙古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拥有丰富多样的习俗和传统节日。这些习俗和节日反映了内蒙古人民的生活方式、文化传承和民族特色。下面我将为你介绍一些内蒙古的习俗、节日由来、相关典故、寓意、庆祝方式以及相关扩展。

一、内蒙古的习俗

1. 蒙古包:蒙古包是内蒙古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蒙古族人民的居住方式。它是由木材和毡房构成的圆顶帐篷,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效果。蒙古包内部布置简单而温馨,通常有炉子、床铺和家具等。

2. 骑马射箭:骑马射箭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他们的重要习俗之一。蒙古族人民擅长骑马,他们通过骑马射箭来展示自己的勇敢和技巧。

二、内蒙古的传统节日

1. 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法定节假日。那达慕大会通常在每年的七月或八月举行,为期一周左右。这个节日以骑马表演、摔跤、歌舞等活动为主,吸引了来自内蒙古和其他地区的游客。

2. 白月亮节:白月亮节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是他们的农历新年。这个节日通常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举行,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如舞狮、舞龙、放烟花等。

三、内蒙古的相关典故和寓意

1. 草原之舞:内蒙古的草原是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是蒙古族人民的家园。草原之舞寓意着蒙古族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激情。

2. 骏马之国:内蒙古以其优美的草原和出色的马匹而闻名。骏马之国象征着内蒙古人民的勇敢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四、内蒙古的庆祝方式

1. 舞蹈表演:内蒙古的舞蹈表演通常以草原为背景,舞者们身着传统服饰,跳动着欢快的舞步,展示着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和活力。

2. 篝火晚会:在夜晚,人们会围坐在篝火旁,唱歌、跳舞、品尝传统美食,共同庆祝节日的到来。

五、内蒙古的相关扩展

1. 内蒙古美食:内蒙古有许多美味的传统食物,如烤全羊、奶茶、手扒肉等。这些美食代表了内蒙古人民的饮食文化和独特的口味。

2. 内蒙古民族服饰:蒙古族人民的传统服饰以毛皮和丝绸为主要材料,色彩鲜艳,图案独特。这些服饰展示了蒙古族人民的民族特色和审美观念。

以上是关于内蒙古的习俗、节日由来、相关典故、寓意、庆祝方式以及相关扩展的介绍。内蒙古的文化和传统丰富多样,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欣赏。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内蒙古的风俗和文化。

民俗学论文选题方向

民俗 文化 是千百年来历史的记忆,积淀着人类的生存智慧,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信念,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准则。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民俗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民俗文化论文篇1

试论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摘 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传统文化 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我国由多个民族组成,传统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但是在现阶段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在不断的被压缩当中,如何保证民俗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成为了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民俗文化;当代;价值;思考

我国历史悠久,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发展的源头,也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外来文化对于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造成了有力的冲击和影响,民俗文化的发展空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一点点的缩小,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只有对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保持认识,才能为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指明合理的方向。

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与此同时,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但其也有一些稳定的特征。一般民俗都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转承性、规范性等特征。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族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根源,是我国民族的根本。民俗习惯的不断传承,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理工了重要保证。另外,民俗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不断的受社会的影响。民俗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是其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当代社会的需求。民俗文化对于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都有着影响,民俗文化是社会团结的重要根源,也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核心内容。

民俗文化对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价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民俗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其包括民间的 传说 、戏曲、娱乐、技能、信仰、价值观等不同的内容,民俗具有丰富性,并且在传统的民间生活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只有弘扬民俗文化,才能延续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可以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认同感。

在民间,各种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各种优秀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历史信息链。民俗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独特的精神,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启迪。民俗文化中承载着具有浓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有力的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维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民俗活动,各种民俗活动的进行,可以让人们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对生活和心理进行调剂。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良好的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我国民俗文化现阶段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推广,从而保证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民俗文化存在着变迁与消失的现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消失和变迁是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对其中变化存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重视和解决。在民俗文化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严重的流失情况。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无形两种流失的方面。传统文化无形流失的方面主要体现在 西方节日 在进入中国后, 中国传统节日 逐渐的被忽视,传统节日淡化,外来节日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文化价值流失的有形方面体现上,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失,年轻人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使得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落寞。

另外,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很多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于民俗文化价值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 反思 。

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护,并且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很多保护 措施 的滞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

其次,民俗文化过分的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过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为经济来源的措施,对民俗文化的长期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危害。

最后,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同化、破坏、伪造等现象。很多地区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模仿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影响了我国社会安定的发展。

民俗文化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区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对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法律基础。在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库,避免出现人才断层,民俗文化失传的现象。另外,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内涵,禁止对民俗文化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严谨各种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伪造等不良活动的开展。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事,需要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重点的保护,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在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上,要提高其各种行为的规范性与合法性,从而保证相关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民俗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重大,只有充分的发展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才可以达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在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加强相关立法,使得保护民俗文化的行为有法可依,促进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明,徐载娟,景成,王铁环,刘景慧.托口古镇民俗文化 调研 报告 [J].怀化学院学报,2010(04)

[2]吕红艳.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民俗生态旅游[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3]王晓洋.浅析名人故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苏州及其周边地区为例[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4]王新亮.保护视野下的淮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

民俗文化论文篇2

浅谈民俗文化市场化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众的旅游消费需求进一步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的趋向,大众的旅游活动形式已不再限于满足传统的有形的旅游产品,而是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和历史内涵,从消费有形的旅游产品转向消费无形的旅游文化。为迎合大众的这种需求,许多区域、城市、景区再次把目光移向曾经被冷落的精神性文化消费领域――民俗文化。

市场上开始出现所谓的“人造文化”,并有泛滥之势,许多学者、人士开始抨击、批判这种旅游文化市场化的行为,呼吁文化回归、保持原始状态。通过对民俗旅游文化现状的一些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指出文化商品化并非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无是处,正当、适当的商业化手段对文化的传统和发扬还能起到促进作用。就此探究某些商业化的 市场营销 是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民俗文化;商品化;庸俗化;内涵

1 引言

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开始厌烦喧嚣的城市生活,渴望在闲暇之余呼吸一下清新的乡村空气和恬静特异的民族风情,这种对大自然和原始生态的回归动力,驱使着广大游客前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地旅游,去民俗村寻求内心的渴望和满足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渴求,这体现了游客的休闲需求,也说明当前民俗旅游文化正是在这种呼之欲出情况下逐渐呈现在广大民众视线之内。

正是基于此,我国的民俗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近年来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及其发展都大有成效,然而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合理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民俗旅游,在旅游发展的前提下。使民俗文化发扬光大,避免庸俗化、导致畸形发展,使其走上持续健康发展道路成为当前一个值的研究的 热点 。

2 民俗旅游文化的内涵

2.1 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其内涵包括饮食、服饰、家居等物质民俗}组织制度、人生礼俗等社会民俗;民间信仰、巫术禁忌、娱乐游艺、民间工艺等精神民俗;神话、传说、 故事 、民谣、 谚语 等语言民俗。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识,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

由此可见优良的民俗文化是对传统民俗事物和现象的梳理和检验后形成的。其表现形式多样,如今年开始实行的法定 清明 节、 端午节 、 中秋节 。在旅游中,民俗文化是很活跃的旅游资源,涉及旅游的行、游、住、食、购、娱的方方面面,由于各地的民俗对异地游客有一新奇感,激发民众的奇心,娱乐性、参与性也很强,对游客很有吸引力,游客为能亲身体验另一地域的文化特征,不惜奔走千里。如西藏香格里拉,云南西双版纳、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等地正是由于具有特有的民族风情村及少数民族习俗才闻名于世,吸引了广大国内外游客。

2.2 民俗旅游的内涵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象为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建筑风格、民间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温锦英定义: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巴兆祥界定:民俗旅游是指游客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韵居所,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

民俗旅游的主要类型包括与山水风光相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民居及其他建筑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饮食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礼仪结合的民俗风情游、与喜庆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大型民族风情园景为产品的民俗风情游等六大种类。围绕以上不同类型,民俗旅游可以通过再现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古老文、传统习俗,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求同、求知的心里需要。因此,简单地说,民俗旅游就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

作为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游客关注的是精神层次的消费,这和观光型景区截然不同。民俗旅游对旅游目的地来说,特有的民俗文化是一种极其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从而扩充了旅游地的客源和市场需求,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社会收益。

3 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这些年来,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极为迅速。已经成为旅游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地区都纷纷投资兴建民俗旅游度假村、民俗旅游专业村、农业民俗旅游村以及民俗旅游主题公园等,承办民俗旅游节日,举办大型民俗旅游活动。

如山西民居以及乔家民俗博物馆,赣南的客家民俗文化、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山东日照的渔家乐民俗旅游度假村等地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动内容和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如今,很多地区将旅游业看作扶贫行业,民俗旅游开发也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手段被滥用。不可否认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促进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激活了一些地区其他的行业,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正是这个原因,有些不具备开发观光型旅游地的地方,基于发展经济为目的,盲目投资建立形式各样的民俗文化村,大打“民俗文化”牌子。

3.2 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1)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过大。

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使得很多地方不顾自身环境条件的限制,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致使当地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无序,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长此以往,将损害整个民族旅游资源乃至文化传统传承。

(2)部分优秀的民俗文化庸俗化。

由于民俗旅游的经济效应较大,许多旅游景区片面注重对旅游景点的外观和形式的建造,不考虑当地的特色,只是想通过美观的造型来吸引游客的眼球。片面追求经理利益,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

(3)特色不鲜明。

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黄金周刚兴起时,国内许多城市对旅游业还不是很重视,有的地方甚至连像样的景点也没几家。近几年,各地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来抓,大抓特抓民俗旅游,民俗活动逐渐趋向同化。你敲锣打鼓,我也敲锣打鼓,你舞龙舞狮,我也舞龙舞狮。项目雷同,风格雷同,缺乏新意、创意与吸引力,民俗旅游正在失去特色。由此,我们务必要保留各

地民风质朴淳厚的特点,才能使民俗旅游项目持续吸引旅游者。

(4)内容肤浅,缺乏内涵。

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一些景区往往仿照那些做得不错的地方,别人有的全部照搬过来,这样,形式上完全一样,再没有其附合本地民情、风俗的内容,过多地附和旅游者的心理,甚至为了猎奇心理,急功近利于一味迎合游客,刻意追求表面的形式,失去了内涵。孰不知,来参加民俗旅游的游客关注更多的是这种文化的内涵,这种深层的东西才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形式上的做 文章 对文化的传播和本地景点的长远发展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

(5)缺乏要有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

一些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在实施过程中操之过急,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有些,如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资均在1亿元左右,开业时间也十分接近,前者很快收回投资,后者则连投资的利息都难以偿还,除了经营管理原因之外,云南民族村的建设选址过于匆忙,没有统筹分析,前者处于口岸城市,经济发达,项目内容与现代化城市形成鲜明反差。昆明人口流量小,民族村项目地处少数民族实际分布区,具有原地浓缩式开发模式的弊端。对当地居民吸引力不大,也损失了一部分追求真实感和亲身体会身临其境的外地游客。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两个同质景点的不同结局,可见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在开发民俗旅游中必不可少。

(6)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手段。

如果说文化是民俗旅游发展的根本,科学有效的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则是民俗旅游发展的保障。民俗旅游的发展不能单单从形式上考虑如何去作,去延续,还要从经济效益上去统筹,没有了收入作支撑,民俗的发展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保证。我国有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到今天都流失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致使那些拥有这些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求生存而改从其他行业。民俗文化的发展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市场的手段运作,只是作为一个纯艺术形式也不可能长久存活。我们知道,旅游刚刚起步的时候,民俗旅游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那时的民旅风情只是旅游中的一个小小点缀。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风情村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异地民俗发展开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旅游的带动,从而使其找到了一个生存发展的基本裁体。但今天旅游中的到处泛滥的民俗村要求它自身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市运作手段作保障。张艺谋的《英雄》开创了我国影视市场成功商业化运作的典范。其“印象刘三姐”,“印象桂林”等系列,让桂林更是驰名中外,也让人们看到了民俗文化同样可以包装,而且精美的包装会带来更大的收益,科学正确的商业化会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更好。

4 结论

总体来说,民俗文化有其地方的独特性,这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紧密相连,其发展以旅游业为经济依托,旅游的发展与当地可进人性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民俗旅游时需要注重统一的规划和科学的市场营销。旅游中民俗文化的市场化、商品化并非一无是处,相反。纯粹的艺术形式的民俗文化的发展未必能够长久。笔者认为,民俗文化不存在所谓永远的原汁原味,只要社会在发展,民俗文化就在不断演变,也只有不断变化了的民俗文化才更具有生命力,旅游中的民俗文化市场化、商品化也是一种在社会前进中的必然现象,不可能人为的去阻止改变,但可以人为的引导其正确的发展。

因此,传统的民俗文化当前旅游中民俗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当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其本身的独特性,市场细分,对一些特色民俗文化进行精美包装,以经济带艺术,以艺术促经济协同发展。这样,也许很多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都可以如东巴文化一样发扬开来,再次张现其生命魅力。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民 俗文 化论 文”

民俗学论文选题方向

潮汕民俗文化研究性课题

浅谈潮汕功夫茶中的礼仪

我是潮州人,我爱喝茶, 特别是功夫茶,所以我特地在网上查了些资料结合我个人的理解浅谈一下功夫茶中的礼仪. 潮汕人把茶叫做“茶米”,茶在潮州人心目中就像米一样,足以看出潮汕人嗜茶如命,茶与米的不可分。功夫茶,在潮汕深受人们喜爱。潮人喜欢以茶会友,在细品慢酌、谈笑风生中,人们互通信息、加深感情。它不同于一般的喝茶,二者之异首先在于非同一般喝茶那样,大口大杯地喝,而是小杯小杯地品味,品茶之意与其说为解渴,不如说在品味茶之香,在以茶叙情;其次,潮州功夫茶特别地讲究食茶的礼节,待茶冲完,主客总是谦让一番,然后请长者、贵宾先尝,杯沿接唇,茶面迎鼻,闻茶之香,一啜而尽。功夫茶这一套礼仪正是中国传统的“茶道”。

潮人独钟乌龙茶。先前青睐福建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现今以潮产单丛茶为最爱。

传统的功夫茶所用的工具基本上都是陶瓷。一盖碗、一冲罐,三茶杯、一茶盘、一茶池、一壶、一锅、一炉。

盖碗,是用来冲泡茶叶的;三个小茶杯,是用来喝茶用的,无论喝茶的人数是多少都是三个杯;茶盘和茶池,一个是用来放三个小茶杯的,一个是放在茶盘下面用来放洗杯的废水。壶,是用来存放泡茶所用的水;炉和锅,是烧水用的。

酒有酒道,茶有茶德,潮汕功夫茶也有自己独特的一种茶规。

功夫茶一般是主客四人但也可多人,主人亲自操作。首先点火煮水,清洗茶具要等水开了用开水冲洗一下并将茶叶放入冲罐中,茶叶不能太多七分左右吧,冲入冲罐中之后盖沫。冲茶,要沿茶壶口内缘冲入沸水,水柱不能从壶心直冲而入,因为那样会“冲破茶胆”,破坏茶的味道。冲茶要像书法,不急不缓、一气呵成,水壶和茶壶的距离要比较大,这样冲下来就叫“高冲”。据说“高冲”能使热力直透罐底,使茶沫上扬,不仅美观,也能让茶味更香。第一冲杯是不能让人喝的要用它来浇冲杯子,目的在于造成茶的精神, 气韵彻里彻外的气氛。叫洗茶.洗过茶后,再冲第二冲,此时,茶叶已经泡开,性味俱发,可以斟茶了。

斟茶也有讲究的:有四字诀:低、快、匀、尽。

低, 斟茶切不可高,高则香味散失,泡沫四起,表示对对客人不尊敬;“快”则是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保持热度;“匀”则是保持各个茶盅均匀承茶,其名曰“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所谓“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其实就是把茶杯靠在一起让茶杯轮流筛,不能筛满一杯再去筛另一杯,这样会使茶色浓淡不均,以示对座中客人一样的尊重;“尽”就是不要让余水留在壶中,这样下一冲的茶才不会有苦涩味。

每杯筛入多少茶也颇有讲究,如果茶汁不足一半,说明主人瞧不起客人,这是一种鄙夷的暗号,遇到这种情况请最好先走为妙。如果茶杯都筛得满满,是表示你呆得太久了,若这并非主人下“逐客令”请你回去,则是主人不想再泡茶了。所以一般筛茶都以八分为宜,讲究适可而止。

主人筛完茶之后,自己不能先饮,要等到别人端杯后自己方能端杯。这与酒道的“先干为敬”恰恰相反。主人以“先干为敬”先端杯上饮时,即是范了功夫茶之大忌。第一杯茶一定先给左手第一位客人,无论其身份尊卑,无论其年龄大小,也无分性别。喝茶时要端取哪一杯呢,这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是顺手势先拿旁边的一杯茶,最后的人才拿中间一杯.如果不懂规矩,在两旁茶杯未有人端走之前,就先拿了中间一杯,不但会被认为对主人的不敬,也是对在座其他人的不尊敬. 如果主人催客人饮茶时,主人会用左手手指轻叩茶几,右掌向上伸出,来个“请”的姿势。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滚烫的开水洗一次杯子,然后再把带有热度的杯子给下一个用。这种习俗据说是人们为了表示团结、友爱和互相谦让的美好品德。

你喝了一杯之后,一般还要等在座的人每人都喝过一杯,才喝第二轮.如果在喝茶的过程中,又来了客人,那就得撤换茶叶重新冲茶. 以示对新来客人的尊敬.

品茶也大有文章,一小杯要分三口,一口啜,二口品,三口回味,无论你味觉如何,都不能一饮落肚,而要让茶水巡舌而转,激发起舌上每一个味细胞对茶味的“热情”,充分体味到茶香方能将茶咽下,这才不算失礼。饮完后还要向主人“亮杯底”,一则表示真诚领受主人厚谊,二则表示对主人高超技艺的赞美。

真正地喝茶,应该是气定神闲,悠然自我地喝茶——潮汕功夫茶之功夫正是这种境界的升华。一个人坐在茶桌前,不是危襟正坐,而是随意而坐,气定神闲,不管泰山崩于前,还是黄河之水泛于前,以"品"为主的潮汕功夫茶文化.它显示高雅,表达礼仪,寄托情谊,反映素质,表现自我.而沏茶程式之细腻周密,有条不紊,从容不迫,气氛和谐等,则表现出潮人以"和为贵"之高尚情操.

潮汕民俗文化研究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