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生辰八字算命网],算命大师人工一对一精准测算。本站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一测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文化

文化

云南摩梭族风俗(泸沽湖摩梭人的风俗)

学游泳的猫猫更新时间:文化 156 次
在云南四川一带的摩梭族,和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拥有非常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而其中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就是摩梭人走婚风俗了。

以下是一测网小编针对“云南摩梭族风俗(泸沽湖摩梭人的风俗)”给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查阅和参考!

文章目录列表:

云南摩梭族风俗

在云南四川一带的摩梭族,和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拥有非常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而其中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就是摩梭人走婚风俗了。摩梭族走婚一生走几次?具体是个什么走法?我们一起来文章中,揭晓答案吧!

摩梭族走婚一生走几次

摩梭族走婚,其实并没有一生要走几次的说法。所谓的走婚,说的是摩梭族男女在结婚的时候,独具特色夜合晨离的关系。在这种婚俗讲究下,晚上男方会到女方家里居住,但是白天会返回自己家中生活。

所以,走婚其实也是看感情的。如果男女之间感情较好,那么走婚一生也就一次。这和我们生活中的结婚离婚相差并不大,不过是带上了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风采。

摩梭人走婚风俗

摩梭族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别称,叫做“女儿国”,其实指的就是这里非常少见的母系社会制度。从过去到现在,还保留着母系社会制度的民族可十分少见了。在摩梭族,所有的东西都是由女性支配。

这个民族没有明确的婚姻关系,甚至在白天的时候,男女之间不会单独相处。而到了网上,聚会上唱歌跳舞都是向心上人表达心意的好时机。如果两人都互相倾心,白天就会约定好,晚上男子再到女子的花楼外,从窗子进去。天未亮,女方长辈都还没起床之前,再从正门离开。

这种夜合晨离的独特婚姻关系,就被称作是走婚。走婚没有法律条例约束,主要依据的还是双方的感情。而在这段感情中,主导的还是女性方面。当女方不再为夜晚到来的男方开门,这段走婚关系就算是结束了。

泸沽湖摩梭人的风俗

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语摩梭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与盐源县的其他地区的蒙古族语言相通,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为达巴文化,信奉藏传佛教。摩梭人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走婚的男女双方分别叫“阿注”、“阿夏”,故称“阿夏婚”。

泸沽湖摩梭人仍保留着母权制家庭形式,被称之为“神秘的女儿国”,母系家庭中母亲主宰一切,女性在家庭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摩梭人几乎全民信教,除了信奉自己的原始宗教“达巴教”外,还信仰喇嘛教。

扩展资料:

泸沽湖畔居住着众多民族,以蒙古族为主(注:不是“摩梭族”,中国56个民族中没有“摩梭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民委等部门在第一次民族识别中,将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识别为纳西族,而四川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则为蒙古族)

泸沽湖,位于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乡与四川省盐源县左所乡之间,距宁蒗县城76公里。泸沽湖是由断层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湖泊,水面海拔为5685米,是云南海拔最高的湖泊。泸沽湖内,有5个海岛,泸沽湖水美,泸沽湖岸山也秀,群山之中尤以格姆山(狮于山)为人们所喜爱。

这座山雄伟高大,状如雄狮在湖边蹲伏静息,狮头面湖,倾斜的横岭似脚,要是细心观察,还指得出口耳鼻眼,使人越看越觉得维妙维肖。人们常呼它为狮子山。沪沽湖畔村落棋布,当地居民以摩梭人(纳西族支系)为主。摩梭人民居建筑为方木垛成的井千式木楞子房,以木板当瓦。

泸沽湖河畔的神秘“女儿国”被摩梭人称为“母亲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是一个未被污染的湖泊。在现代文明的包围下,这里一直沿袭母系氏族社会的,过着“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走婚生活,“女儿国”也因此得名。

泸沽湖古称鲁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称亮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川滇泸沽湖

摩梭人的民族风情

摩梭人生活在云南省西北,四川、云南交界一带风光秀丽的丽江市泸沽湖畔,人口约五万,有自己的本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泸沽湖以其独特的摩梭风情和秀丽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余人。宁蒗境内摩梭人口1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

有趣的是,这一个族群被划分成了两个民族。在云南宁蒗县的摩梭人被认为是纳西族支系,在四川境内的则被划为蒙古族。根据历史记载,一部分摩梭人的祖先是元朝时进行南征并定居在川滇边界一带的蒙古士兵,但他们和今天的蒙古族并不相同。此外,另一部分摩梭人的祖先——古代羌人早在汉代时就已经在当地安居乐业。其实摩梭人和这两个民族都有所不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母系氏族的存在。

所谓母系氏族,就是说在这个大家庭里是女性主宰一切,每一个家族成员都是同一位母亲或祖母的后代,没有男子娶妻,也不存在女子出嫁,后代们一直生活在母亲或祖母的身边。在泸沽湖畔,永宁坝子的摩梭人至今还保留着最为传统的习俗,她们的世系血统按母系计算,男女之间只有情侣关系,当地人称之为“阿夏”。

春节和朝山节是摩梭人心目中最为隆重的节日。在每年的农历7月25日,永宁地区的摩梭人都会自发身着盛装前往格姆女神山朝拜,因此也被称为“转山节”。这个节日为青年男女提供了绝佳的相识机会,遇到心仪的对象就会一起跳舞,那时只需要双方互勾手心,就表示彼此有意可以约会了,二人就可以称为“阿夏”。

摩梭人通常是面水而居,所住房屋全部用木材垒筑而成,因此到了晚上,男性阿夏就纷纷通过爬墙进入女孩的房间,一大早又准时离开,女孩家族里的其他人都不知道他是谁,这就是摩梭人的“走婚”。对于小孩子们来说,他们从小最亲近的人便是妈妈和舅舅,父亲反而不重要。在这个大家庭里,无论是谁的孩子都会被全体成员精心呵护,因此他们也会称呼母亲的姐妹为“妈妈”,称呼自己的生父为“舅舅”。

有人说摩梭人不知道自己父亲是谁,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在当地,只要是选定了阿夏,交换了手镯一类的定情信物后,就不能和其他人约会了,二人的关系变得稳定。等到生下孩子满百天之后,女方家族会正式和男子认亲,这时候男子可以从正门进入了。不过他还是被视作外人,到了白天还得回自己家,毕竟他也是其他孩子的亲舅舅。所以父子和父女关系虽然比较疏远,但也不至于说连自己爸爸是谁也不知道。

从历史角度和经济层面来说,我们能看清楚这种母系大家庭能够维系传承的根本原因。以前泸沽湖一带交通不便,所以经济比较落后,男女结婚分家的话成本太高,很容易导致因婚致贫,所以维持大家庭的形式反而对每个人都有好处。如今经济明显宽裕了许多,加上热恋中的男女本来就渴望腻在一起过二人世界,所以随着摩梭人富裕起来,这一母系大家庭也越来越难以维持。

摩梭族文化的特点

在人类最早的社会体系中,主要是以母系社会为主的,后来由于主要生产力的变动,慢慢的就演变成为了父系氏族的社会。在西游记当中,其中的女儿国就是以女性位尊的国家。到了现在,母系社会在就已经消失了好几千年了,就连父系社会也都消失了百余年了。然而在中国有一个地方,还是母系氏族社会,男女更是不婚配,虽然他们身处中国,但是他们却不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之一。

在四川与云南交界处的丽江市,有一个氏族叫做摩梭族,而这个摩梭族并不在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之内,中央政府也是从来没有正式公布他们的民族身份。摩梭族他们有着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文字,在丽江旅游时,摩梭族的风情更是一大特色。有一部分的摩梭族已经是被汉化了,但是还有一部分的摩梭族依然保留着他们特有的习俗。

在摩梭族,女性的地位是要比男性的地位高的,族中最年长的祖母是拥有着最大的威望。摩梭族最大的特色就是他们基本上是不会结婚的,男不娶、女不嫁,除非是家庭中需要女性来继后或者是需要男性劳动力,才会娶妻或者招婿。摩梭人他们一直流传下来的习俗就是走婚,如果两个人是两情相悦,那么男方就可以半夜的时候偷偷的溜进女方的房间,等到天亮之时再偷偷的离开,如果怀孕了,生下来的孩子也是归女方所养,孩子会认父亲,但是男方并不在女方家庭成员之内。如果两人感情破裂,那么两方都是能够与他人走婚的,像这种婚姻就只是完全依靠于感情,排除了经济等一切的外在因素。

在摩梭族之内还有很多的一些礼仪文化,例如成人礼、穿裙礼、穿裤礼、以及害羞文化。摩梭族的小孩13岁就算是成年了,就会给他们举行成人礼,未成年之前,不管男女,都是穿麻衣长衫,成年之后,母亲或者舅舅就为他们举行成人仪式。成人礼之后,男的就会行穿裤礼,女的就会举行穿裙礼,在举行完成人礼之后,他们就有走婚的资格了,但是一般走婚的年龄都是在16岁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走婚的习俗更是在20岁之后了。

穿裙礼是由母亲主持的,穿裤礼是由舅舅主持的,而举行成人礼的仪式,一定是要舅舅或者母亲主持,如果母亲逝世或者没有舅舅的话,需要请族中的达巴也就是巫师前来主持的。摩梭族的害羞文化是非常发达的,在火塘前或者有亲戚关系的人面前是绝对不能提有关于性的词,甚至怀孕、遗传、走婚等词都是不能够提起的,这是因为摩梭族因为没有婚姻关系约束,同时因为走婚的关系,很容易造成亲属之间的乱伦,所以害羞文化是很好的防止了亲属关系之间的乱伦,更是很好的维持了母系氏族的稳定。

摩梭族的女子基本都是能歌善舞,摩梭族人一共会跳72种物,这也说明了这个民族在艺术上的天赋。摩梭族由于与外界接触,有一部分人已经是脱离了摩梭族的母系社会,除了传统的嫁娶以及招婿之外,更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强行结为夫妻。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很多的摩梭人虽然还是坚守着走婚的习俗,但是很多人都是自愿和认可一夫一妻的制度,也就是说,虽然没有结婚,但是基本上伴侣是已经固定的。如果与其他的外族通婚,那也基本上是按照外族的风俗嫁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