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生辰八字算命网],算命大师人工一对一精准测算。本站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一测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文化

文化

陇南丧葬风俗(甘肃陇南殡仪馆)

夜踏笙歌更新时间:文化 211 次
民间丧葬风俗习惯1、指路 ——人死后要举行宗教事仪、指路,在此期间,同时举行系列的活动,让死者到民间认为那里没有灰尘。

以下是一测网小编针对“陇南丧葬风俗(甘肃陇南殡仪馆)”给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查阅和参考!

文章目录列表:

陇南丧葬风俗

民间丧葬风俗习惯

1、指路 ——人死后要举行宗教事仪、指路,在此期间,同时举行系列的活动,让死者到民间认为那里没有灰尘,是享福的地方。

2、丧服——死者一般都穿蓝裤、白布衫。人们以白为纯洁,以蓝为民族本色。不用平纹,不穿棉衣。儿女伸手给死者穿衣。死者遗留衣服、生活用品,都将焚烧掉,不能遗留。

3、停灵——在民间停灵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在殡仪馆举行追悼仪式,对死者进行告别,但有些区域根据死者的生辰,让当地的“先生”选适合的日期进行追悼会。

4、出殡——出殡时,亲属披麻戴孝,灵车上不是死者头朝前,而是脚朝前。现在随着殡葬改革均按火化的习俗。火化后,把骨灰碎骨装入布袋,再装入坛罐或骨灰盒中,一般将骨灰盒的正面朝前。

5、死牲——死了人,无论穷富都要死牲祭献,根据穷富不同,大至猪牛,小至鸡。在一定程度上是古代 杀殉、血祭的遗俗,死者如年岁高,供品被视为福物。供品要分给亲族人们。祭献的鸡,多留给送灵下葬的人们出殡回来后食用。

6、合葬——夫妻合葬是男在左,女在右。(蒙古族其相反)若合葬一起有小辈则在西侧,长辈在东侧。在西方国家,则以先死先葬在下方,后死者以重叠的方式在上方。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夫妻合葬有一方先死亡下葬,待另一方逝世下葬时需将先下葬者挖出,见面祭拜后再同时下葬。

陇南丧葬风俗

甘肃陇南殡仪馆

驾车路线:全程约29.5公里

起点:天一外滩

1.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沿滨河东路行驶70米,左转进入北关东路

2.沿北关东路行驶2.1公里,直行进入祁连大道

3.沿祁连大道行驶3.4公里,直行进入新建路

4.沿新建路行驶120米,直行进入G312

5.沿G312行驶2.3公里,稍向左转进入沪霍线

6.沿沪霍线行驶1.5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7.沿匝道行驶190米,直行进入沪霍线

8.沿沪霍线行驶16.7公里,左转

9.行驶1.1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凉州区殡仪馆

甘肃陇南殡仪馆

甘肃传统丧葬风俗

1、人刚死,邻家主妇会准备一碗冒的小米干饭,这叫“倒头饭”。等“倒头饭”一端上正堂的桌案,便抬尸停灵、烧纸拜香、设置灵堂,丧事就算是开始了。

2、请阴阳先生。礼殡是阴阳先生的执行者,所有人领了任务,便各自恪守。从咽气到下葬期间叫“停”。陇西有一幅常用的丧联“不迎不送丧家礼,或往或来吊者情”。在陇西,丧事自愿,婚事有请,乔迁、升学又不请,谁请谁不请,请谁不请谁,陇西人各抒已见、各有理路、各照各办、自有分寸。

3、出殡。正午时分,一声礼炮,长子长孙,肩扛粗麻纤绳。几十个壮年乡亲抬悬大红棺材,曰“起丧”。男孝在前,女孝在后;麻孝在前,白孝在后;亲的在前,远的在后;“烩菜帮”在前,亲朋在后;纸活在前,吹响在后;人队在前,车队在后;小车在前,大车在后。直到坟上。

4、烧七七纸。规定从死之日,每七天烧一次纸,称为“一七”、“二七”、“三七”、……最后为“七七纸”,也叫“末七”或“断七”。到百天要烧“百天纸”。以后每逢节日或亡人生辰忌日都要献饭烧纸,特别是三年、五年、十年纸节,都得操办。

甘肃农村白事流程

农村办丧事的全部流程有:烧倒头纸、报庙号、报丧、换新衣、扯孝帽、搭灵棚、拉菜单、泼汤水、破土、吊唁、摔老盆、送盘缠、下葬、圆坟、烧七。

1、烧倒头纸:在农村,谁家要有老人去世了以后,家里的后辈要将去世的老人,双脚朝里头朝外的放入堂屋内,然后在床前放一个“老盆”,接着孝子和娘家人前来烧纸,而且必须在“老盆”里烧,农民称这个程序是“烧倒头纸”。

2、报庙号:在农村,谁家要有老人去世以后,孝子要在老人去世的当晚,去自家的祖坟那里报信,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报庙号”。

3、报丧:报完庙号以后,家里的后辈要尽快通知亲友,而这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到了别人家的时候不能进门,有人出来迎接的时候,无论长幼不管年龄都必须磕头。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报丧”。

4、换新衣:报完丧事以后,家里的后辈要出去外面,给老人定制一套新衣服,然后给老人换上去,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换新衣”。

5、扯孝帽:扯孝帽的意思不是说,扯掉拽掉帽子的意思,而是指老人去世以后,家里的后辈们要去外面,订制一些孝帽,给前来帮忙的亲友们佩戴,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扯孝帽”。

6、搭灵棚:扯完孝帽以后,后辈们需要在家门口搭建灵棚,或在厅堂内设灵堂祭奠,主要是便于亲友吊唁追忆逝者,提供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所,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搭灵棚”。

7、拉菜单:灵棚搭建好以后,肯定会有很多亲友前来吊唁,这个时候就需要准备饭菜了,而拉菜单的意思就是说,找一个大厨来做饭。

8、泼汤水:丧葬仪式正式开始的前一晚上,长子要拿着面汤沿街泼洒,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泼汤水”。

9、破土:发丧这天,一般都是孝子和忙客先去坟地,等到达地点以后,由孝子先挖三下土,剩下的工作才是忙客们的,农民称这个程序是“破土”。

10、吊唁:起丧之前,还有一个集中吊唁,所有的宾客都必须去。

11、摔老盆:集中吊唁完以后,长子手执哀杖,走到十字路口时要停下,然后把烧纸的盆子给摔烂,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摔“老盆”。

12、送盘缠:以前的交通工具不发达,而且坟地也离村子很远,所以娘家人就会带点食物,让丧葬队伍简单吃点!农民称这个程序是“送盘缠”。

13、下葬:把去世的老人下葬,就代表着丧葬仪式基本结束了。

14、圆坟:老人下葬后的第三天,后辈们要去坟地,把坟堆上再添点土,农民称这个程序是“圆坟”。

15、烧七:老人下葬后的第七天,子女们要去给老人“烧钱”,这个程序结束以后,就代表丧葬仪式已经全部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