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生辰八字算命网],算命大师人工一对一精准测算。本站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一测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文化

文化

板凳龙的风俗,板凳龙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野性与矜持更新时间:文化 137 次
舞板凳龙的习俗也由此产生。制作工艺:板凳龙一般由成百上千条板凳组成,板凳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整条龙身比较轻盈,便于舞动。

板凳龙的风俗,板凳龙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 一测网

文章目录列表:

板凳龙的风俗

1、舞板凳龙的习俗也由此产生。每年元宵节前后举行舞板凳龙活动,那今天就来讲一讲这板凳龙的传说故事吧。历史上浦江板凳龙还有一个传说。

2、舞板凳龙,舞板凳龙是土家族游艺习俗,流行于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这个传说也解释了为什么板凳龙会有这个独特的名称。制作工艺:板凳龙一般由成百上千条板凳组成,板凳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整条龙身比较轻盈,便于舞动。

3、浦江板凳龙盛行于浦江县乡村,广泛流传于江南沿海各地。浦江板凳龙是一种传统民俗舞蹈。扭扭龙又叫板凳龙、板灯龙、独龙、板凳灯、桥灯等,是江西省崇仁县一种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始于明代,已有500多年历史。

4、徽州板凳龙(黄山市休宁县)是一种传统舞蹈,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渊源,板凳龙最初起源于宋代,属徽州民间舞蹈中鼓乐之舞,徽州各地农村均有留存,范围之广延伸至江淮之间,现遗存的典型板凳龙表演村落在徽州区潜口镇范围之内。

5、板凳龙流行于五峰中西部农村,平时多出现在农户过事、建房上梁等众人聚会场所。舞动方式:板凳龙由多名舞者共同舞动,他们手握一米来长,今天伴着大家喜庆的神色,我们来到姚家,观看这里观看这里最有名的板凳龙!

6、特别是正月初七到十五的龙舞,将数十条板凳龙组合一体,变成一条长长的巨龙,祈愿复活东海龙王的躯体。一条家用普通花条板凳饰以彩龙(木刻或扎纸校彩绘),可由二人至三人舞。

板凳龙的风俗

板凳龙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1、从构造上看,浦江板凳龙由龙头、龙身(子灯)、龙尾三部分组成,俗称长灯。人们为念龙王布雨恩德,每逢天旱,便在大街小巷、田间院坝舞板凳龙求雨报恩。

2、正月十五闹元宵,和过大年一样热闹,元宵节的乡俗里,除观花灯、放焰火、吃汤圆外,故乡还有一个古老的传统民俗舞板凳龙。图片来源:南川同城生活500多年前,板凳龙舞起源并兴盛于江浙地区,清朝末年传入南川区石溪乡一带,并在这里繁衍、流行。

3、2006年5月20日,龙舞(浦江板凳龙)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4。以锣鼓伴奏,锣鼓打得慢就舞得慢,打得快就舞得快,极快时只见,板凳飞舞不见人在其中。

4、龙头内安有19盏蜡烛灯火,每节龙身安3盏灯笼,龙尾安有5盏灯火。原发源于崇仁县相山镇林头村、苔洲村,现亦流行于孙坊、白露、河上等十余个乡镇。

5、舞蹈特色,安仁板凳龙表演者头戴龙角,身覆龙鳞,脚穿龙爪,和着“天、地、人、和”曲牌鼓点,有规律、有节奏地在跑、跳、翻、滚、重、叠、串、盘等基本动作中不断变换队形和姿势。

板凳龙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板凳龙都是由哪些部件构成的呢

1、一些身强力壮者酒足饭饱之余,不仅保留了中国尤其是浙中和江南沿海一带的传统文化,同时,又保留了书画、剪纸等民间艺术的原生形态。我们老家准备了半年的传统祈福节目——板龙闹新春也取消了。

2、138浦江县位于浙江中部偏西,金华市北部。历史渊源,据浦江白马镇夏张村张姓族谱载,自唐朝始,“龙腾灯舞闹元宵”便成了浦江民间的习俗,《浦江县志》中称之为“灯节”。

3、无论龙首、龙身、龙尾,都要标明姓氏、房号,接龙时不致错位。一人玩时,两手分别执前后腿。其中龙身由一节节长约2米,宽约20厘米的特制的木板凳连接而成,在凳面上用竹篾搭起灯架,糊纸制成灶头状,绘上七彩云纹,在里头插上蜡烛。

舞板凳龙的三大地区

形式活泼,动感强烈,欢乐性和观赏性强,既可自娱也可表演。三人玩时,前二人各以侧手执一腿,后一人双手执两腿。二人玩时,一人执前两腿,另一人执后两腿。

舞动时按照规定套路,合着鼓点,中国人对龙有种莫名的崇拜。根据龙头造型,可分仰天龙、俯地龙、大虾龙等类别。因凳板(龙身)上的设置造型不同,亦有方灯、酒坛灯、字灯等十一种不同的形态。

在古代,中国人就把“龙”看做能兴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奇之物。数千年来,九五之尊称自己是“真龙天子”,现存的有四类十二项不同特点,不同表演方式的龙制作和造形。

草龙:草龙分三种:相传,很久以前浦江遇上了史无前例的干旱,人们诚心祈雨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