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生辰八字算命网],算命大师人工一对一精准测算。本站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一测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文化

文化

临潭民俗文化

浅斟朱颜睡更新时间:文化 169 次
临潭县有以下几个著名风俗习惯:插箭节该节日定在每年农历五、六月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临潭民俗文化”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知识。可以在通过搜索获得更多知识。

文章目录列表:

临潭民俗文化

临潭县有以下几个著名风俗习惯:

插箭节

该节日定在每年农历五、六月间,它既是一个民俗活动又是一个宗教仪式,进而成为男女老幼企盼的一个传统节日。这天藏区每个村庄部落的每家每户需作一根一丈左右的长箭,箭头拴上三块彩绘的木板。每块木板用红、黄、蓝、绿等色绘成一定的图案,图案分四层,最上层是日月, 日月连着莲花,中间是狮子、海螺、法器、菱形符号等,最下层是起伏的大海。箭的顶端用羊毛穗子拴上松枝。即日清晨,人们骑着马扛着箭去神山敬献,插箭处还要“煨桑” (即在燃烧的松枝上浇上酥油炒面调好的料,让浓烟缭绕于天空)、放“风马” (印制的小方形图纸,上有奔马驮宝的图)。插箭多为村里青壮汉子。箭旗猎猎,松烟弥漫中加之插箭者们“噢嘿嘿”的吼声四起,整个山谷呈现在一种神威之中。

莲花山花儿会

莲花山“花儿会”于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举行。其程序是由马莲绳绳拦路起始,进入浪山、夜歌直至祝酒、话别为止。在解放前,不论未婚已婚,男女青年均可在此聚会,通过对歌各择其爱而不受约束,听来似乎粗俗,实属对封建礼教和旧婚姻制度的一种抗争,是纯洁爱情的一种倾吐与追求。

元宵节万人拔河

临潭县旧城地区元宵节万人拔河赛(当地人称扯绳),是从我国古代沿袭下来的一种古老、盛大的游戏。

新中国成立前,这项活动是由旧城地区“青苗会”牵头组织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筹集扯绳所需经费及物资。万人拔河的麻绳己改用钢丝绳,长数十米,两头系数十条麻绳,以旧城西门为界,分南北两组,远近乡村的农民也届时进城加入南北队伍。元宵夜明月初升,拔河开始,旧万人空巷,齐涌西大街,人人争先,个个拼力,号子声、欢呼声响彻云霄,其气势之壮观,场面之宏大,无以比拟。

临谭旧城万人拔河己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堪称世界之最。

临潭县旅游景点大全

临潭旅游景点有哪些

1.茶卡盐湖

茶卡盐湖坐落在临潭县境内,是我国重要的碱性湖泊之一,湖面呈现出耀眼的白色,让人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这里能够体验到商贸文化的氛围,更能看到当地藏族人民的生活状态。茶卡盐湖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湖泊之一,也是大自然的杰作之一。

2.世外桃源花海

世外桃源花海是一个颇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四季都有不同的花朵在绽放,最美的当属四月的油菜花。这里景色秀美,空气清新,在这里可以让自己放空,视野也能够获取到最大的提升。此外,这里还有非常有特点的各种手工艺品。

3.龙羊峡

龙羊峡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峭壁万仞,雄峙峻秀的气势,也可以游览奇妙的石洞,看到壮观的飞龙瀑,游览梦幻般的三峡之光,尽享天然的美妙惊奇之光。

4.临潭湿地公园

临潭湿地公园是国家级湿地公园,这里野趣盎然,人文底蕴深厚,旅游景点源远流长,有着精美绝伦的人文景观,让你拍照惊艳,看到万物均能寄意。去临潭湿地公园,感受风景、寻找生命之美,缅怀历史、感悟清凉、拓展文化胸怀、多元化互动。

5.赫雪山

赫雪山是我国重要的神山之一,始建于1900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综合性户外交流与研究基地。赫雪山地势险峻,风景秀丽,主峰海拔3614米,被称为\"陇南之巅\"。在这里可以观赏到壮阔的自然风光、神奇的云海和\"夕阳走廊\"等自然景观,同时也是很好的登山、徒步旅游处所。

6.乐古步道

乐古步道又称\"乐古古道\",是若尔盖草原、九寨沟、黄龙、宝月山区域的一个重要的自然景观,并沿途有许多古老而神秘的传说。乐古步道全长约25公里,长期以来被誉为世界最美的徒步路线之一。这里的气韵与风光,会让每个游客都感到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震撼。

7.大渡河峡谷

大渡河峡谷位于甘肃临潭境内,被誉为国内最富甘肃特色的旅游景点之一。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品味到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更可以充分享受到大自然对人的磨砺和锤炼。

8.平川寺

平川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位于临潭县城区,建于唐朝。这里不仅有恢弘壮观的古建筑,还有众多佛教文化遗址和精美绝伦的佛教艺术品,充分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精华和佛法的丰富内涵。作为重要宗教文化景点,平川寺不仅深得佛教徒的热爱和推崇,也是临潭文化、旅游和人文历史图书馆。

结语

以上就是临潭旅游景点的介绍,这里有苍茫的山水、独特的人文底蕴、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是一处人文环境十分优美的旅游胜地。如果你想寻找一个能够让心灵感到宁静的地方,来临潭旅游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临潭县旅游景点大全

临潭不一样的社火

太平鼓

蓝天白云黄土情,高原汉子擂太平,霹雳惊雷响万里,脚下腾起五洲云。

这首诗使人们仿佛听到了兰州太平鼓惊天动地的鼓声,看到了擂鼓人欢快矫健的身姿,感受到了那排山倒倒海的气势。兰州太平鼓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具有悠久的历史。据传,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当了皇帝,只有元朝大将扩廓铁木耳在兰州负隅顽抗。朱元璋十分恼火,于洪武十一年派大将徐达讨伐扩廓铁木耳。但兰州城池危坚,久攻不下。时一谋士献计:“现在时逢春节,西北人爱玩社火,何不令一部士兵扮成百姓,一部分扮成玩社火的,混入城中,里应外合,就可拿下兰州城。”徐达依计而行,把端鼓改为长形鼓,藏刀鼓内。元宵佳节,假扮士兵斜背长鼓,边走边打,混入城里。第二天一早,徐达传令攻城,一时鼓角齐鸣,杀声震天,铁木耳刚上城楼,猛听一声炮响,城门大开,城池失陷。朱元璋统一中国,认为端鼓立了功,得天下太平,遂取名“太平鼓”。近年来,兰州太平鼓多次应邀参加亚运会、迎接香港回归、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等大型庆典活动,得到了“天下第一鼓”的赞誉。

桃花会

桃花会于每年4月份桃花盛开之际,在安宁区桃园隆重举行。这一活动自198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第一届桃花会以来,每年举办。游客除踏青赏花外,还可以参观丰富多采的文艺活动、书法绘画展览、经贸洽谈等。

安宁区桃园东起刘家堡,西至沙井驿,绵延15公里,面积 8000多亩,有184个品种的桃树30多万株,其中以迟水桃、紫桃、京红桃、早香郁桃、白粉桃、半旱桃、离桃水蜜、六月桃等品种最为著名。桃树原产于中国西北一带,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西京杂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各献鲜果,有细核桃、紫纹桃、金城桃”;。金城桃即为安宁桃园出产的迟水桃,说明兰州出产鲜桃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清时,兰州的焦桃被列为贡品。兰州鲜桃果实艳丽,肉细粉嫩,甘甜多汁,味多醇美,富含脂肪、蛋白质、果酸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为桃中上品,久食能延年益寿。

兰州的安宁桃园早在清代就已观花成会。当时观花者多为才子佳人和达官显贵。清乾隆年间,兰州落泊江得符曾诗赞道:“我忆兰州好,当春果足夸。灯繁三市火,彩散一城花。碧树催歌板,香尘逐锦车。青青芳草路,到处酒帘斜”。至明国时期,随这一带住户的增多和交通的改善,安宁桃花才为众人所观赏。李少陵诗云:“山前山后花如簇,园里园外人如玉,家家户户看花忙,人面花容看不足”。每逢花期,桃花艳丽似锦,恰似漫天红霞撒落人间,景致美不胜收。

春节社火

春节期间,兰州街头的社火表演别具特色。一般是从农历正月初十前后开始,由各区县组织的农民社火队汇集市中心,依次排成不同形状的队形,沿主街道边行边舞,敲锣打鼓,热闹壮观。当行至东方红广场时,多围成图形,为游人和市民表演。社火表演可持续到元宵节前后。

兰州社火队表演内容丰富多采,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跷队,他们穿戏装,持刀枪,扮成戏剧人物,脚踩四尺多高的木跷,伴着锣鼓点边走边舞。铁芯子也是别出心裁,以巧取胜。他们把眉清目秀,体态轻盈的小孩装扮成戏剧角色,组成一折折戏文。绑在铁芯子高处的孩童随着载运的车辆缓慢前行。最壮观的是太平鼓队。鼓手们随着社长大旗的号令,有节奏地擂鼓腾跃,鼓声令人振奋不已。狮子舞主要是看武士用绣球逗引狮子时的几路干净利落的拳脚功夫。兰州春节社火还有跑旱船、独轮车、竹马子。大头罗汉戏柳翠等节目。队伍往往“风婆娘”开路,这是跟“雨师”相应的"风姨"的形象,在神话里是司兴风降雨的神,其形状类似彩旦,奇丑无比,耳垂吊着红辣椒,一手摇扇,一手拿着写有“风调雨顺”的菱形膏药旗子,用夸张、滑稽的大幅度动作扭来扭去。令人捧腹,表现了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稳的心情和愿望。

临潭不一样的社火

甘南临潭的风俗

每逢元宵佳节传统的扯绳活动,“万人扯绳”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汉、回、藏民族,参加人数达八万余人,其场面之壮观,令人赞叹不已。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晚上举行,每晚三局,三晚九局。赛前各自将绳捆扎成头连、二连、三连、连尾(俗称双飞燕),扯绳总长1808米,重约8吨。活动已有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 明太祖实录 》记载:“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春正月,洮州(今临潭)十八族番叛,命沐英移兵计之,英军至洮州旧城。英部将士之中多为江淮人”。唐封演《封氏闻见录》云:“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此教战。”这里扯绳源于军中“教战”活动。当年,沐英将军驻旧城期间,在当地以“牵钩”(即拔河)为军中游戏,用以增强将士体力。后来明朝实行屯田戌边,据《洮州厅志》记载“从征者,诸将所部兵,即重其地。因此,留戌。”许多人落户于洮州,扯绳之俗遂由军中转为民间,就是古之牵钩在临潭县城一直留传下来的历史源渊。以至后来群众把扯绳作为“以占年岁丰歉”(《洮州厅志》)的象征,既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扯绳,也反映了各族群众渴望丰衣足食,国泰民安,民族团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据《洮州厅志》载:“其俗在西门外,以大麻绳挽作二股,长数十丈,另将小绳连挂于大绳之中,分上下两股,两钩齐挽。少壮咸牵绳首,极为扯之,老弱旁观,鼓噪声可撼岳,为上古牵钩之遗俗。”那时扯的绳,是各户捐来的麻绳,尚且“鼓噪声可撼岳”,可见当时扯绳场面之壮观………

,临潭县城的“万人扯绳”被列为县内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它唱出古洮州各族群众的共同心声。尤其在近年来的元宵节,其规模之大,场面之壮观,人数之众多,更加呈现了亘古未有之盛况.1990年,北京十一届亚运会期间,甘肃省体委将此项活动的电视纪录片,呈送展出,得到了亚洲各国朋友的好评,新华社香港分社记者在《中国体育报》上发表了《巨龙流动闹元宵——洮州万人扯绳奇观》的专题报道。,来自甘南、临夏、定西等地各族群众,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涌向临潭县城。午后,筹办者把早已准备好的“绳”(主绳直径16.5厘米的钢缆绳)按旧俗摆放在十字街中央,由广众推荐之“少壮”担任“连手”负责每局的胜负,并与对方联结“龙头”(即绳头),赛前各自将绳捆扎成头连、二连、三连、连尾(俗称双飞燕),扯绳总长1808米,重约8吨。比赛开始,参赛者一拥而上,迅速分成上下两片,分挽绳的两端,双方连手将木楔子串在龙头中央,以鸣炮为号,开始角逐,此时月华东升,皓月当空,霎时,爆竹声、哨子声、呐喊声、音乐声、观众的喝彩声融为一体,山岳为之震动,大河为之沸腾!此时此刻,参赛的各族群众都沉浸在狂欢的氛围中,一根绳,一条心,向各自的方向奋力拼搏,所有的人们忘记了往日的辛劳、疲惫、忧愁、烦恼,充分体现了大西北人的粗犷、豪放与执着,那绳如巨龙流动、蛟龙出水,忽上忽下,或动或静,相争相持,气势为虹。真乃“人心齐、泰山移”!

临潭县城元宵节“万人拔河”活动在参赛人数,扯绳的重量、直径、长度上不仅是历史之最,也堪称世界之最,已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甘南临潭的风俗